PCI术后如何提高患者预防药物的依从性?

2025-07-30 19:41:51       3485次阅读

PCI术后预防用药依从性提升:患者、家庭与社会三重协作的健康之路

引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也就是PCI手术,已成为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尽管手术本身能够有效缓解血管狭窄,改善心肌供血,但术后复发及并发症的风险依然存在。因此,规范、长期使用预防药物成为术后康复的基石。然而,现实中不少患者在出院后存在用药间断、剂量错误、擅自停药等不规范行为,影响了治疗效果。提高PCI术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是减少再发事件、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本文将从患者自身、家庭支持以及社会医疗资源三大视角,探讨促进PCI术后药物依从性的有效策略。

一、患者自我认知:依从性的基石

PCI术后患者往往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降脂药、β受体阻滞剂及ACEI/ARB等。许多患者因为担心副作用、费用压力或错误的认知,逐渐放松用药要求,甚至擅自停药。实际上,手术仅解决了当前的血流阻碍,真正减少血栓形成、预防心血管事件复发的关键,在于药物治疗的持续性。患者应正确理解药物的作用,明确即使症状改善,也要坚持长期规范用药,防止血管再狭窄或形成血栓。

此外,患者需主动与医生沟通任何不良反应或特殊情况,切忌自行减量或更换药物。健康知识的获取不仅来自医务人员的宣教,也离不开自身的主动学习。使用记录表、定时提醒等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日常用药的规律性。

二、家庭支持:患者康复的坚强后盾

家庭是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或行动不便者,家属的督促与帮助至关重要。家属应积极参与医生的用药指导环节,了解各种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掌握处理漏服、补服等常见用药问题的方法。

同时,家庭支持不仅仅体现在监督用药,还包括心理关怀。部分患者面对长期服药可能会产生焦虑甚至抗拒情绪。家属应多给予鼓励,帮助患者建立坚持治疗的信心。如果患者出现认知障碍或独居,家属可参与日常管理,定期与患者共同清点药物、协助制定服药计划。这样一来,患者的依从性会在良好家庭氛围中得到明显提升。

三、社会与医疗体系:打造全方位支持平台

现代医疗已不仅仅是医生与患者的简单互动,更是一个涵盖社区、药房、互联网健康平台等多节点的协作网络。医院和社区应加强PCI术后随访服务,建立完整的用药指导档案,对患者进行定期追踪,及时发现用药问题。

鼓励患者使用智能提醒设备或健康管理应用,通过手机、可穿戴设备实现服药提示和异常追踪,为患者量身定制提醒计划。部分地区开设的慢病管理门诊或药师咨询服务,也为药物依从性的提升提供了专业支持。

此外,医疗保险政策的完善也是提升依从性的有力保障。降低药物费用负担、简化报销流程,将更多高效预防药物纳入医保目录,均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减少因费用原因导致的停药或减药。

四、医患沟通:共同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

医生作为主要的健康指导者,应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制定切合实际的个体化用药方案。每位患者的基础疾病、经济状况、理解能力及用药经验均不相同,只有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前提下,结合科学证据,找到既安全又可行的方案,才能显著提升依从性。

此外,医务工作者应重视用药教育时的“语言温度”,避免生硬的医学术语,采用易于理解的方式讲解常见问题,对药物副作用要如实告知,并讲解缓解处理措施。结合用药宣传手册、小视频、微信群分享等多形式,增加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也是提升依从性的有效途径。

五、行为养成与正向反馈:从强化到习惯

依从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不断的强化和反馈中形成。通过奖励机制、表扬、阶段性小目标设定等正向激励措施,可以帮助患者逐步将规则用药内化为生活习惯。部分医院和社区已探索“患者互助小组”、“康复俱乐部”等形式,邀请成功用药的患者现身说法,经验分享也能极大激发新患者的主动性和信任感。

结语

PCI术后预防药物的规范使用,是保障患者长期健康的核心。提高依从性不仅需患者自身认识到坚持用药的重要性,更离不开家庭支持和完善的社会医疗体系相互协作。只有医患、家庭和社会三方形成合力,才能在真实世界中筑牢术后康复的铜墙铁壁。未来,随着健康管理理念与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PCI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为心血管健康保驾护航。

李亚昌 威县人民医院

下一篇声纹识别技术:从语音特征中捕捉癌症早期代谢异常信号
上一篇肾病的疾病分类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