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急救技能全解析
引言
卵巢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面临多方面的健康威胁。卵巢癌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可能会因疾病本身或治疗相关并发症遇到急性状况。此时,科学合理的急救技能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升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以创新视角,系统梳理卵巢癌相关急救知识,帮助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反应。
一、识别卵巢癌相关急症信号
卵巢癌在发展过程中及其手术、化疗等治疗阶段,容易并发急症。如不及时识别和处理,可能危及生命。常见急症包括腹腔出血、消化道梗阻、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困难、血栓栓塞等。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突发剧烈腹痛、明显腹胀,并伴随面色苍白、出冷汗或血压下降,要高度警惕腹腔出血。 第二,出现持续恶心呕吐、无法进食、腹部高度膨胀,需考虑消化道梗阻。 第三,持续高热、寒颤、心慌、血压下降时,迅速判断是否有感染进展至感染性休克。 第四,忽然胸闷、气短,尤其伴有下肢肿胀或疼痛,应警惕肺栓塞的可能。 家属及护理人员应具备对以上症状的基础辨识能力,一旦出现异常,须立即启动急救应对流程。
二、家庭急救措施的科学实施
针对卵巢癌患者,上述急症通常发生迅速,部分可在家中先期处理,为进一步医疗争取宝贵时间。创新的居家急救技能包括如下要点:
第一,腹腔出血。一旦发现患者突发性腹痛、出冷汗并面色发白,应立即让其平卧,双腿适当垫高,保持安静,严禁搬动及自行服药,并立刻拨打急救电话。
第二,消化道梗阻。如患者持续性呕吐,建议将其侧卧防呕吐物误吸,清理口腔分泌物,禁食禁饮,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和腹围变化,尽快送医。
第三,感染性休克。家属应及时为患者测量体温、评估意识水平。一旦出现休克迹象,将患者置于仰卧,提早准备患者的用药过敏史、就诊记录等,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第四,急性呼吸困难。解开患者衣领,保持房间空气流通,协助患者半卧位以缓解呼吸压力,防止窒息。若呼吸停止,须及时实施心肺复苏,直至专业救援到来。
第五,血栓栓塞。若发现患者单侧下肢肿胀、疼痛或突然胸闷,应避免搓揉患肢,保持静止休息,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并尽快就医。
三、院前急救意识与协同机制
急救不是单兵作战,尤其对于卵巢癌等实体肿瘤患者,院前急救环节至关重要。建议患者家属预先与社区医院、专科医生或肿瘤中心建立信息联系,遇有急性症状及时远程咨询,必要时接受专业指导。通过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急救呼叫器等智能设备,可进一步提升家庭安全防护水平。
院前环节还应重视急救包配置,合理准备止血敷料、一次性口罩、体温计、血压计等基础医疗用品。患者在化疗、术后高发并发症期,建议随身携带急救联系卡,上面注明药物过敏史、主要联系人及既往病史,为院前救治创造条件。
四、急救教育与心理支持同步推进
真正有效的急救技能需要模拟与演练。家庭成员应主动参加医院或社区举办的肿瘤相关急救培训,熟悉急救流程及呼救步骤,掌握心肺复苏、开放气道、止血等核心技能。
同时,急症发生时患者及家人容易出现极度焦虑乃至恐慌。除了技能操作外,给予情绪安抚与心理疏导同样重要。家属要保持冷静,利用平和语气稳定患者情绪,必要时可借助心理干预热线寻求专业支持,帮助患者减少不良心理应激反应。
五、预防并发症是急救的根本
急救不是孤立的过程。通过规范化治疗、科学康复和健康管理,可大大降低急性并发症的风险。卵巢癌患者及家属需重视以下预防措施:
第一,逐步增强体力,合理饮食,预防因营养不良导致的免疫低下。 第二,术后及化疗期间定期监测血常规、电解质,预防感染和贫血。 第三,保持良好的排便、排尿习惯,警惕肠梗阻、尿路感染等常见并发症。 第四,加强肢体活动,避免卧床不动,预防血栓形成。 第五,定期复诊,密切关注身体微小变化,及时与主诊医生沟通问题。
结语
卵巢癌急救技能的普及与提升,是守护患者生命的重要防线。科学识别急症信号、规范实施应急措施以及持续增强急救教育体系,不仅提升了患者及家属的自我保护力,也为医疗急救赢得宝贵时间。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通过人人参与,共同推动卵巢癌综合防治迈上新台阶。
曹葛洲 上海电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