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术后辅助介入治疗的必要性
肝细胞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作为治愈肝癌的重要方式,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然而,尽管手术技术不断进步,术后复发率仍然较高,给患者的预后带来了严峻挑战。术后辅助介入治疗因此成为改善肝癌疗效和降低复发风险的重要环节。
一、肝癌术后复发的特点及风险
肝癌术后复发主要表现为肝内复发和远处转移。术后短时间内复发往往与残留肿瘤细胞和微小病灶有关,而远期复发则常与肝硬化背景下的恶性转化和肝功能状态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尽管手术能够切除可见的肿瘤病灶,但由于肝癌侵袭性强,且癌细胞易通过血管及淋巴途径扩散,术后复发率高达五成以上。这种高复发风险正是术后辅助治疗亟需介入的基础。
二、介入治疗的机制与作用
术后辅助介入治疗主要包括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等局部治疗方式。其原理是通过肝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同时堵塞供血血管,达到杀灭残余肿瘤细胞和减少血供的双重效果。辅助TACE不仅能直接作用于微小残留病灶,还能够通过改变肝脏局部的血液动力学环境,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此外,辅助介入治疗还可结合影像学监测,及时发现早期复发或进展,从而实现动态管理。
三、辅助介入治疗的临床优势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肝癌术后辅助介入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短期和长期的复发率,改善无病生存期。相比单纯手术治疗,接受辅助TACE的患者术后复发风险明显下降,部分高危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也得到提升。此外,辅助介入治疗安全性较高,且可根据个体肝功能和病理特点量身定制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可操作性。
四、合理选择辅助介入治疗的患者群体
并非所有肝癌患者都适合术后介入治疗。一般而言,肿瘤体积较大、伴有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或术前有多次复发史的患者,更适合接受辅助介入治疗。此外,患者的肝功能状况(如Child-Pugh评分)和整体健康状态也是决策的重要依据。规范的术后随访和多学科团队评估,可帮助医生合理规划辅助治疗,最大化疗效。
结语
肝癌术后高复发率是影响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辅助介入治疗通过靶向杀灭残留癌细胞和改善肝脏肿瘤微环境,在降低复发风险和延长生存时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个体化治疗理念的推广,术后辅助介入治疗将成为肝癌综合治疗不可或缺的一环。患者及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共同提升肝癌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王禹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自强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