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癌的介入治疗
肝癌作为一种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实体肿瘤,其治疗方法日益多样化。其中,肝癌的介入治疗因其微创、定位精准和效果显著,成为当前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介入治疗通过特殊的导管和医疗器械,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肝癌进行直接作用,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本文将详细介绍肝癌介入治疗的原理、主要方法及其临床应用,帮助大家深入了解这项重要的肝癌治疗策略。
肝癌的介入治疗原理主要基于肝脏的血液供应特点。人体肝脏的血液主要来自门静脉,但肝癌的肿瘤组织则主要依赖肝动脉供血。介入治疗利用这一差异,通过导管选择性地插入肝动脉,把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直接输送到肿瘤部位,达到杀死肿瘤细胞和阻断血供的双重效果。具体来说,注入的化疗药物可以发挥局部高浓度毒杀作用,直接破坏癌细胞;与此同时,栓塞剂可以阻断肿瘤的动脉血流,导致肿瘤缺血缺氧,从而抑制其生长甚至使其坏死。这种靶向的治疗方式,使药物更多集中在肿瘤处,减少了全身毒副作用,提升了疗效。
介入治疗包含多种具体方法,其中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最广泛应用的一种。该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医生会将导管通过肝动脉插入病灶区域,并注入化疗药物如多柔比星或顺铂,随后注入各种栓塞剂,如碘化油或明胶海绵,通过机械和化学作用阻塞肿瘤供血血管。TACE不仅能抑制肿瘤生长,还适用于无法手术或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成为中晚期肝癌的重要治疗选择。
除了TACE外,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RFA)也是一种常见的介入治疗技术。RFA在超声或CT等影像设备精确引导下,将电极针直接插入肝癌组织,通过射频电流产生的热能引发局部组织凝固性坏死,达到消除肿瘤的效果。该技术特别适合肿瘤直径较小且数量不多的患者,因其微创且恢复快,受到广泛青睐。
此外,经皮肝穿刺微波凝固治疗(MCT)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和射频消融类似,利用微波天线产生的高热量使肿瘤坏死。MCT热效率更高,能够更快速、均匀地消融肿瘤组织,对于某些特殊位置的肝癌治疗更具优势。MCT的应用丰富了肝癌介入治疗的手段,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在临床实践中,肝癌的介入治疗常常与全身治疗、放疗及手术相结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肿瘤分期制定个性化方案。介入治疗不仅能够控制病灶,缓解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及肿瘤变化,确保治疗方案的及时调整。
总之,肝癌介入治疗利用现代影像学技术和微创操作,针对肿瘤的供血特点,实现精准、有效的局部治疗。包括化疗栓塞、射频消融和微波凝固等多种技术手段,共同构筑了治疗肝癌的坚实平台。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未来肝癌介入治疗将更加安全、高效,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宿茂伟
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