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辅助治疗的新探索
胃癌作为常见的实体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最重要的根治性治疗手段。然而,即使彻底切除,部分患者仍可能出现疾病复发。为了降低复发风险、延长生存时间,术后的辅助治疗成为胃癌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胃癌术后辅助治疗方案不断优化,更加注重个体化和精准化。
一、评估患者整体情况
制定辅助治疗方案前,首先需评估患者的病理分期、肿瘤侵袭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与组织学类型。例如,病理分期较晚、淋巴结受累多、肿瘤分化差的患者,复发风险更高,更需积极的辅助治疗。同时,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身体状态等,也是选择方案的重要考虑因素。
二、辅助化疗的地位
对于大部分中晚期胃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是标准方案。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氟尿嘧啶、奥沙利铂、紫杉醇等。辅助化疗可以清除潜在的微小残留肿瘤细胞,显著降低复发率。化疗时间一般为半年左右,但需密切关注患者耐受性与不良反应,定期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以便及时调整方案。
三、放疗与靶向治疗的补充作用
对于某些特殊类型或高危患者,术后放疗可能帮助控制局部残留,提高无复发生存率。若肿瘤具备特定的分子特征,如HER2阳性,还可结合曲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进一步改善预后。
四、辅助治疗的个体化趋势
近年来,分子分型与基因检测等新技术在胃癌管理中逐渐普及。更精准的风险评估与药物选择,使辅助治疗日益个体化。有的患者或许只需简单化疗,有的则需多模式联合。全面评估、定制方案,是当前辅助治疗的重要趋势。
结语
胃癌术后辅助治疗正向着个体化、精准化方向发展。患者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依据自身病理分期和身体条件,科学选择和坚持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和生活质量。
刘卫怀 北仑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