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不良反应

2025-07-29 23:58:27       3943次阅读

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认知与应对

随着肿瘤医学的进步,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在实体肿瘤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为提高患者生存率提供了新的可能。然而,免疫治疗在带来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能引发各种不良反应。本文旨在系统阐述免疫治疗中常见及少见不良反应的原因、表现及应对措施,帮助公众科学、客观地认识和管理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

一、免疫治疗的原理及其与不良反应的关系

免疫治疗主要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常见的免疫治疗方式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过继性细胞疗法和肿瘤疫苗等。这些治疗方法虽能有效激发免疫反应,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免疫系统过度活跃或误攻击正常组织,引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二、常见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及其特点

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多样且复杂,常见的主要包括局部和全身两类。

首先是局部反应,注射部位常出现红肿、疼痛和硬结等症状。这些反应一般为免疫细胞在局部聚集引起,通常在数日内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

其次是全身反应,包括发热、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非特异性症状。这些症状多因免疫系统激活引起炎症反应所致,虽带来不适,但通常为短暂且轻微的自限性症状,可通过对症支持治疗缓解。

三、严重及罕见的不良反应及其警示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需高度重视。极少数情况下,免疫治疗可引发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呼吸困难、面部肿胀等。此类反应进展迅速,可能危及生命,应立即终止治疗并到医院进行紧急处理。

此外,罕见但严重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还可能涉及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肺、肝、肾等多个器官。例如,免疫介导的神经炎症可导致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内分泌系统损害可能引起甲状腺炎、肾上腺功能不全等。尽管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需要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以防严重后果。

四、不良反应的管理与患者自我监测

针对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医生团队通常会进行严格监测和及时干预。治疗前,医务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筛查潜在风险。治疗过程中,定期评估患者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及时发现异常。

患者及家属也需积极参与自我监测,例如观察注射部位反应,记录全身不适症状,注意呼吸状况和精神状态变化。一旦出现持续发热、剧烈疼痛、皮疹、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

五、科学认识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重要性

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虽给患者带来一定困扰,但其发生多与治疗机制相关,表现形式和程度存在个体差异。科学理解免疫治疗副作用,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减轻心理负担,避免盲目担忧或擅自停药。

同时,随着免疫治疗技术的进步,不良反应的预测、预防及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完善。多学科协作和个体化管理是提高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

结语

免疫治疗作为实体肿瘤治疗的重要突破,极大地推动了癌症治疗范式的转变。了解免疫治疗可能的不良反应及其应对策略,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提升治疗体验和疗效意义重大。患者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免疫治疗,认真监测相关症状,及时寻求医疗帮助。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期待更安全、高效的免疫治疗方案问世,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薛骞 浙江省人民医院朝晖院区

下一篇肺癌的基本概念
上一篇环境因素与肿瘤:生活中的致癌物大盘点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