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肺癌防控:科学预防助力健康生活
引言
肺癌是一种危害较大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导致了大量的死亡病例。尤其是晚期肺癌,因其发现时多已进展至不可手术的阶段,治疗效果有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存时间。相较于治疗,预防晚期肺癌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管理的重视和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科学预防可显著减少肺癌的发生风险,为社会健康保障增添防线。
一、戒烟控烟,远离高危因素
吸烟是导致肺癌发病的主要因素,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肺癌最高危险因素之一。研究显示,大约八成的肺癌病例与吸烟相关。烟草中的致癌物质能长期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并在不断累积的过程中诱发肿瘤发生。因此,采取积极措施戒烟和控烟,对预防肺癌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无论何时开始戒烟,都可降低肺癌风险。此外,避免被动吸烟同样关键,应倡导无烟环境,减少烟雾暴露。
二、改善空气质量,降低环境危害
环境污染日益成为肺癌的重要影响因素。室内外空气中存在的细颗粒物、有害气体、甲醛和氡等,都可能增加肺癌发生风险。在高危地区,居民应尽量减少户外空气污染严重时的出行,采用空气净化设备,注意室内通风,减少有害气体暴露。职场人群若从事与石棉、煤炭、石油等行业,更应做好个人防护,定期健康监测,降低职业性暴露。
三、健康生活方式,提升身体防御力
均衡饮食对于预防肺癌具有积极意义。多摄取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有助于提升机体免疫力,减少致癌风险。与此同时,规律锻炼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对于有肺部慢性疾病、长期接触有害气体或家族有肺癌史的人群,应格外重视健康管理,定期进行体检和肺部检查,以实现早发现、早干预。
四、防范高危人群,重视早期筛查
高危人群如年龄在五十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合并慢性肺部疾病及家族史者,患肺癌的风险显著升高。针对这一部分人群,低剂量螺旋CT用于肺癌筛查可以实现早期诊断,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及时参与体检、关注身体不适症状,如长期咳嗽、咯血、胸闷等,是阻断肺癌进展到晚期的重要防线。医务人员及社会应加大科普宣传,使高危人群提高警惕,主动参与早筛。
结语
肺癌防控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针对晚期肺癌,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通过戒烟控烟、改善环境、倡导健康生活、强化高危人群筛查等多方面科学措施,可有效降低肺癌,尤其是晚期肺癌的发病率。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科学预防从现在开始,将肺癌风险拒之门外,为健康人生保驾护航。
张永法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汇院区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