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症状深解:消化道“交通阻塞”的警示信号
引言
我们的肠道如同一条铺设在体内的高速公路,日夜不停地运输着食物残渣、气体与营养物质。当这条“公路”遭遇拥堵时,便会引发一系列令人不适甚至威胁生命的症状。这种情形在医学上被称为肠梗阻。准确识别其症状,是及早干预、降低风险的关键。本文将详细解析肠梗阻的典型表现,带您揭开其背后的机制,提醒大众重视这一急腹症。
一、腹痛:肠道发出的急促警报
腹痛是肠梗阻最常出现的信号。它多表现为阵发性、间歇性的绞痛,疼痛位置以腹部中间为主。为何会出现如此剧烈的痛感?这是由于梗阻发生后,肠道为了克服阻力,蠕动活动频繁增强,肠壁平滑肌剧烈收缩,从而触发疼痛。患者疼痛发作时常常难以忍受,表现为翻来覆去、坐卧不安。随着阻塞加剧,疼痛间隔时间逐渐缩短,甚至可能变为持续性腹痛,这常提示肠道可能出现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二、呕吐:胃肠“逆行”的求救
呕吐也是肠梗阻中不可忽视的症状,并且随梗阻部位不同有着典型变化。早期时通常出现反射性呕吐,吐出的多为胃内容物。若梗阻位置较低,呕吐物逐渐带有胆汁,甚至呈黄绿色。病程进展到一定阶段后,若肠内容物流动彻底受阻,呕吐物可能出现粪臭味乃至粪样成分。此时呕吐已不仅仅是一种不适,更是疾病严重的警示,提醒患者需及时就医。
三、腹胀:肠道膨隆的“内在膨胀力”
肠梗阻引起的腹胀程度,和阻塞部位关系密切。高位梗阻时,由于食物和气体还未大量积聚,下腹部腹胀不明显。而低位肠梗阻,尤其是结肠远端阻塞或麻痹性肠梗阻时,气体和液体的大量积聚使肠道剧烈扩张,患者腹部可能出现明显的膨隆,有时整个腹部鼓起,皮肤发紧。这种腹胀往往伴随强烈不适,严重影响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
四、停止排气排便:肠道“断路器”拉响警报
肠梗阻发展到完全性时,患者通常出现排气和排便的停止。这是因为梗阻点阻断了肠道通路,上述内容无法继续下行。不过在梗阻发生的最初阶段,由于阻塞部位以下肠管内尚残留一部分气体和粪便,病人或经灌肠后仍会排出部分物质,常易造成“误区”,以为肠道通畅。只有当所有内容物排空且新流动完全受阻,停止排气、排便才变得明显,这就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警觉和甄别,避免漏诊。
五、全身症状:多系统累及的危险信号
若梗阻长时间得不到缓解,还会引发全身性的连锁反应。因呕吐和无法进食,水分与电解质流失严重,患者易出现口渴、皮肤干燥、眼窝下陷等脱水表现。持续发展时,体内代谢紊乱,甚至可能诱发感染性休克,表现为高热、脉搏加快、血压下降、意识不清等。这种情况危及生命,需要紧急医学干预。
结语
肠梗阻如同体内的交通事故,其症状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仅有腹痛和呕吐时并非全部,腹胀、排气排便停止以及由此带来的全身症状,都是辨别和判断肠梗阻进展的关键。及时识别、尽早就医、规范诊治,是防止严重并发症、保障健康的基础。每个人都应重视腹部不适,谨防消化道“道路拥堵”带来的健康风险。
裘浙炳 嵊州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