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竭的定义、病因及诱因
心脏作为人体的核心泵血器官,负责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至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保障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然而,当心脏某一部分功能出现突然障碍时,就可能导致血液循环功能的急剧下降,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急性左心衰竭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一种危急病症。本文将围绕急性左心衰竭的定义、病因及诱因展开,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该疾病的基本原理,从而提高疾病的识别与预防能力。
一、急性左心衰竭的定义
急性左心衰竭,是指左心室在短时间内由于各种病因导致收缩或舒张功能明显减退,使得左心室不能有效将血液泵出体循环,造成肺循环淤血的临床综合征。其本质是心脏左侧泵血功能急剧下降,导致肺静脉压力迅速升高,肺毛细血管内压增加,引发肺水肿和呼吸功能障碍。该病发作迅速,病情凶险,若未能及时有效处理,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急性左心衰竭通常表现为急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患者可伴有胸闷、心悸、疲乏等症状。临床上,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发作速度,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至重度的呼吸衰竭,严重时还可导致休克、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表现。
二、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
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通常是多种心脏疾病及全身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主要病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冠心病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是导致左心室缺血、坏死的重要原因,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急剧下降,是急性左心衰竭最常见的直接病因。心肌细胞受损导致收缩力下降,心脏排血能力不足,最终引发肺循环淤血。
高血压病
长期未经有效控制的高血压可导致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障碍,心室顺应性降低,心脏负担加重。当血压急剧升高或出现心律失常时,可能诱发急性左心衰竭。
心瓣膜病
心脏瓣膜功能异常,如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等,可导致左心室负荷增大,心室腔体扩大及心肌肥厚,严重时导致心脏泵血功能急剧减退,诱发急性左心衰竭。
心肌病
各种类型的心肌病,包括扩张型、限制型和肥厚型,均会造成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降低心脏有效泵血能力,是引起左心衰竭的重要基础病变。
心律失常
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房颤等,会降低心脏有效搏出量,影响心脏舒张末期血液充盈和收缩期排血,易诱发急性左心衰竭。
其他因素
心脏压塞、重度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可能作为诱因,导致心脏负荷突然增加,促发急性左心衰竭。
三、急性左心衰竭的诱因
急性左心衰竭发作往往不是单一病因所致,而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基础心脏疾病的基础上,某些急性因素可触发左心功能的失衡,导致急性左心衰竭。
感染
呼吸道感染、全身感染等可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心肌细胞功能损伤,同时增加身体代谢需求,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衰恶化。
过量液体摄入或输液过快
体内水钠潴留或输液过快会增加心脏负荷,使得已经功能不全的左心室难以承受,迅速发展为急性左心衰竭。
情绪激动或精神压力
剧烈的情绪波动和精神紧张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给已经受损的心脏带来额外负荷,诱发急性左心衰竭。
高血压急症
血压骤升使左心室负荷急剧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多,容易在短时间内导致心功能崩溃。
心律失常
突发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可使心脏泵血功能迅速下降,诱发急性左心衰竭。
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部分抗节律药物等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应慎重使用。
四、结语
急性左心衰竭作为一种万分危急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迅速且病情凶险,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明确其定义、深入了解病因及常见诱因,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的关键。同时,广大公众也应增强心血管疾病的防范意识,合理控制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避免诱发因素,从而降低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风险。未来,随着心血管医疗技术和研究的不断进步,我们有望进一步提升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与生活质量。
黄炯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