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的特征表现与早期识别
引言
脑梗死,俗称脑梗塞,是现代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和生活方式变迁,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脑梗死的发生,缘于脑部血管突然堵塞,致使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它的临床表现既有共性又复杂多变,早期识别至关重要。本文将侧重于分析脑梗死的特征表现,旨在帮助公众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和警惕,争取及时救治,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一、脑梗死的前驱与典型症状
脑梗死的症状受梗塞部位、面积和侧支循环情况影响,表现复杂,初期往往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部分患者先有头晕、短时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视物模糊等前兆,数分钟内自行恢复,极易被忽视。此类症状反复发作时,应高度警惕,为脑梗死的“敲门砖”。
一旦正式发作,典型表现多为单侧肢体突然无力(偏瘫),或面部歪斜、口角流涎、语言障碍。部分患者可出现感觉减退、四肢麻木,严重者甚至意识障碍。常伴有言语笨拙、反应迟钝、视力下降、吞咽困难等神经损害体征。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梗塞部位,其表现有所差异。例如,颈内动脉系统梗死常见偏瘫和失语,而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则以眩晕、复视、共济失调为主。
二、运动与感觉障碍的识别
脑梗死最具特征的临床表现即运动与感觉障碍。偏瘫即一侧肢体运动功能丧失,既可为完全瘫痪,也可为轻度无力。上肢较下肢更容易受累。部分患者可能仅有手指灵活度下降,或表现为走路拖步、不能提物。
与此同时,感觉障碍同样常见,可以表现为一侧肢体的麻木、针刺样不适,甚至温度、痛觉减退。需要留意的是,部分患者起病隐匿,症状较轻,易被忽略。因此,一旦单侧肢体出现不明原因的无力或麻木,应立刻重视并尽快就医。
三、特殊症状与非典型表现
除了经典的偏瘫及感觉障碍,脑梗死可引发多种非典型症状。部分患者出现突然的失语、讲话含糊不清,让亲属难以理解其表达。有的患者伴发眩晕、复视、走路不稳或剧烈头痛。还有极少数以意识障碍或抽搐为首发表现,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常因反应迟钝或基础疾病掩盖症状,增加了早期识别的难度。
四、脑梗死的早期警示与处理
早期识别脑梗死至关重要,口号“时间就是大脑”。一旦怀疑,尽快送医,争取溶栓等急救措施能最大限度挽救脑组织,减少后遗症。公众应牢记“三查一问”——查面部是否对称、查双臂是否有力、查说话是否清晰,发现异常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结语
脑梗死是威胁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其特征表现复杂多样,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是预防和减少致残的关键。公众对脑梗死症状的了解和警惕,不仅有助于自身健康,也为家人和社会的健康保障提供支持。守护大脑健康,从认识脑梗死、警惕其早期信号做起,人人皆可成为健康的守门人。
黄文立 泉州一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