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国青年人胃癌发病率居高不下

2025-08-10 00:28:59       3255次阅读

为什么我国青年人胃癌发病率居高不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许多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然而,令人忧虑的是,我国青年人胃癌的发病率依然居高不下,甚至在某些地区呈现增长态势。胃癌作为实体肿瘤中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在发现时已属中晚期,给患者的治疗和生存带来巨大挑战。本文将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饮食和生活习惯、遗传因素及环境影响四个方面,剖析导致我国青年胃癌发病率高企的原因,并呼吁增强防治意识,促进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一、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的相关性

全球范围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被认可为胃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成人幽门螺旋杆菌的患病率虽然从1990年的约百分之五十二点六下降至2022年的四十三点九,但儿童和青少年的感染率却并未见明显下降,仍维持在三十五点一点的高水平。我国作为全球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约有八亿人口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尤其是在家庭中,感染率更是居高不下。据研究显示,我国家庭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高达七十一点二一百分比,且若父母双方均感染,子女的感染率接近七十个百分点。这种紧密的家庭传播链,特别是在生活条件较为密集和卫生状况相对落后的地区,为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构建了良好的土壤。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口口、粪口途径传播,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亦是重要途径。这种持久的感染可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进而演变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最终可能导致胃癌的发生。

二、饮食习惯与胃癌风险

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是影响胃癌风险的重要因素。我国部分地区青年人饮食中腌制食品、高盐食品摄入量较高,而新鲜蔬果摄入不足,加之偏好烟熏、油炸等烹饪方式,这些均与胃癌的发病密切相关。高盐饮食可破坏胃黏膜屏障,促进致癌物质的生成;腌制食品富含亚硝酸盐类化合物,这些物质在体内可以转化为亚硝胺,是公认的胃癌致癌物。此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同样增加了胃癌的发病风险。青年人中这类不良行为的普遍性,导致胃癌的潜在危险因素累积,使得胃癌的发病率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三、遗传因素与环境影响

虽然胃癌多因环境因素和感染所致,但遗传因素在某些青年胃癌病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部分青年胃癌患者家族中存在胃癌或其他消化系统肿瘤的癌症史,提示遗传易感性可能增强个体罹患胃癌的风险。同时,环境污染、社会经济状况不均衡等因素亦不可忽视。空气污染、水质问题以及慢性心理压力等诸多现代生活压力因素,可能通过免疫调节紊乱和基因表达等途径间接促发胃癌发生。

四、提高青年胃癌防治意识的必要性

鉴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在青年群体中未见下降,结合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带来的多重风险因素,我国应加强针对青年胃癌的防控策略。一方面,开展针对幽门螺旋杆菌的筛查和规范治疗,尤其是在家庭成员感染的高风险群体中实现早期干预。另一方面,通过健康教育普及科学饮食知识,鼓励减少腌制和高盐食品摄入,提倡戒烟限酒,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此外,年轻人应增强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关注胃肠道症状出现,从而及早就医诊断,有效实现胃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结语

我国青年人胃癌发病率居高不下的现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作为首要因素,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叠加,构成了青年胃癌高发的复杂背景。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科学防治,提升健康意识,才能有效降低青年胃癌的发病率,保障青年一代的生命健康。

冯昌国

济宁肿瘤医院

下一篇肺癌晚期治疗现状分析
上一篇小细胞癌的定义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