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联合化疗治疗期间的检测与管理
在实体肿瘤的治疗中,免疫联合化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为了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测与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将重点介绍免疫联合化疗期间的检测项目、不良反应监测以及中西医结合在缓解副作用方面的应用。
一、治疗期间的检测项目
在免疫联合化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接受一系列检测,以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潜在的不良反应。这些检测项目包括:
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用于评估患者的整体生理功能,及时发现潜在的肝损伤、肾损伤等不良反应。
肿瘤标志物检测:定期检测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等,可以帮助评估治疗效果,判断肿瘤是否复发或进展。
影像学检查:如CT、MRI、PET-CT等,用于评估肿瘤的大小、形态和位置变化,判断治疗是否有效。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监测:免疫治疗可能引起多种irAEs,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表现,如皮疹、腹泻、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必要时进行相关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测、内分泌激素水平检测等。
二、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
免疫联合化疗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皮肤毒性(皮疹、瘙痒)、内分泌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消化道反应(腹泻)、肝损伤及免疫性肺炎等。
皮肤毒性:轻度皮疹和瘙痒可使用外用药物缓解,重度皮疹可能需要暂停治疗并使用激素控制。
内分泌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要及时补充甲状腺激素,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
消化道反应:轻度腹泻可通过饮食调整和止泻药物缓解,重度腹泻需要暂停治疗并使用激素控制。
肝损伤:定期监测肝功能,如出现肝损伤,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暂停治疗,并使用保肝药物。
免疫性肺炎:如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应及时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确诊后立即使用激素治疗。
处理原则:轻至中度反应可通过暂停治疗+激素控制;严重反应需永久停药。
三、中西医结合缓解副作用
中西医结合在缓解免疫联合化疗副作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例如:
穴位贴敷:可用于缓解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脐灸:有助于改善白细胞减少,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具有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等功效的中药,调理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四、结语
免疫联合化疗是实体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通过全面的检测与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可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西医结合的应用,为缓解副作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希望本文能为接受免疫联合化疗的患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傅敏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