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的预防之避免药物及毒素损伤

2025-08-05 18:00:10       3878次阅读

肾病的预防之避免药物及毒素损伤

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排泄和代谢器官,其功能的稳定性对维持整体健康至关重要。然而,肾脏极易受到多种药物和环境毒素的损伤,进而引发急性或慢性肾病。因此,科学合理地预防药物和毒素对肾脏的损伤,是保护肾功能、防止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将围绕如何避免药物及毒素对肾脏的伤害,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帮助大众树立健康用药和生活理念。

一、谨慎使用肾毒性药物,保护肾功能

许多临床常用的药物在发挥疗效的同时,可能对肾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肾脏血流,长期或大剂量使用会导致肾小管坏死、肾功能减退。此外,某些抗生素,特别是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因具有直接的肾小管毒性,若不严格监测用药剂量和时间,易引起急性肾损伤。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药中含有马兜铃酸的关木通等虽具一定疗效,但其致肾毒性和致癌性已被明确警示,应避免使用含此类成分的药物。

为了预防药物性肾损伤,患者在就医时应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既往用药史及肾功能状况,医生也应权衡疗效与风险,合理选择药物和剂量。长期服用上述肾毒性药物的患者,务必定期进行肾功能监测,包括血清肌酐、尿常规及必要时的肾脏影像学检查,及早发现异常,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减少接触环境中的肾毒性化学物质

除药物外,环境中存在的多种化学毒素也对肾脏构成威胁。重金属铅、汞等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分布广泛,一旦摄入或吸入超过身体排泄能力时,会累积于肾脏组织,导致肾小管细胞损伤和慢性肾功能损害。有机溶剂,如苯类及其衍生物,常见于油漆、清洗剂等工作环境中,长时间职业暴露则大大增加肾脏毒性风险。

对于工厂、化学品加工等高风险职业群体,必须加强职业防护意识,佩戴专用防护装备,避免毒素直接接触和吸入。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完善职业健康检测体系,定期为相关人员做肾功能筛查,早期识别和干预化学物质引起的肾脏损害。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选择低毒环保的家用产品,保持居住环境通风与清洁,降低不必要的化学暴露。

三、合理饮食与生活方式,降低肾脏负担

除了避免药物和毒素直接损伤,科学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同样是维护肾脏健康的重要基础。适量饮水有助于保持尿液通畅,促进代谢产物排除,减少肾脏负担。避免高盐、高脂及含添加剂过多的食物,可以减轻肾脏处理盐分和毒性物质的压力。此外,戒烟限酒、坚持适宜运动,有助于维护微循环和代谢平衡,降低肾病风险。

四、早识别肾损伤症状,及时就医诊治

肾脏损伤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出现尿量改变、浮肿、腰部隐痛、疲乏等异常情况时,应当警惕肾功能可能受损。特别是有肾毒性药物史或者长期化学品接触的人群,更应及时进行医学检查。早期诊断有助于有效干预,避免进一步恶化。

结语

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解毒与调节器官,维持其健康对于整体生命质量至关重要。避免药物及毒素损伤是预防肾病发生的关键一环。公众应加强健康用药意识,警惕潜在的肾毒性药物;职业人员应遵守安全防护规程,减少有害化学物质暴露;全社会应积极倡导保护肾脏的生活方式。通过科学防护与早期监测,我们有望降低肾病发生率,守护每个人的肾脏健康。

龚燊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下一篇读懂晚期胆管癌:身体 “下水道” 为何 “堵塞罢工”?
上一篇肝癌放射治疗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