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如何科学补充营养?避免陷入这 4 个饮食误区

2025-08-05 04:43:27       3589次阅读

肿瘤患者如何科学补充营养?避免陷入这 4 个饮食误区

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营养支持无疑是患者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疾病本身及其治疗方式带来的身体能量消耗增加,肿瘤患者往往面临营养不良的风险。如何科学且有效地进行营养补充,成为众多患者和家属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围绕“均衡膳食与精准干预”的核心,系统解析肿瘤患者营养补充的关键原则,并深入剖析常见的四大饮食误区,帮助患者建立科学的饮食管理体系,促进康复。

一、肿瘤患者的营养需求特点与补充原则

肿瘤患者因疾病耗能以及治疗带来的副作用,体内能量消耗明显增大,尤其是蛋白质的需求。研究显示,肿瘤患者每日蛋白质需求通常在1.2至2.0克每公斤体重之间,明显高于普通人的标准。这是因为蛋白质对修复组织损伤、维持免疫功能以及促进体力恢复至关重要。优质蛋白质来源主要包括鱼肉、家禽、蛋类以及乳清蛋白等,均能有效满足患者的蛋白质需求。

此外,肿瘤患者需要注重微量营养素的摄入,如维生素A、C、E和锌、硒等,这些成分有助于抗氧化,减轻治疗过程中的氧化应激损伤。全谷物及丰富多彩的蔬果是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合理搭配可促进肠道健康,增强机体抵抗力。在此基础上,营养补充应遵循均衡膳食原则,科学配比各类营养素,避免单一偏食或营养失衡。

二、慎防四大饮食误区

盲目忌口导致营养不良

不少肿瘤患者为了减轻身体负担,常常自行排除某些食物,这种盲目忌口往往导致营养摄入不全面甚至不足。比如,忌口所有脂肪类食物可能忽视了必需脂肪酸的需求,影响细胞修复及能量供应。科学的做法是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合理调整饮食,而非简单排除特定类别的食物。

过度依赖滋补品忽略基础饮食

滋补品如某些中药保健品、营养补剂等在市场上备受推崇,但单凭滋补品无法替代日常饮食中的基本营养。过度依赖滋补品不仅可能增加经济负担,更可能错失均衡膳食中多样营养素的摄入。基础饮食是营养补充的根本,滋补品应作为辅助而非主角。

以“饿死癌细胞”为由过度节食

“饿死癌细胞”的观点虽有一定理论基础,但临床上,过度节食反而可能导致患者体力严重下降,免疫功能减弱,拖累治疗效果。合理的饮食摄入有助于维持身体功能和治疗耐受性,营养不良才是治疗副作用和预后不佳的重要原因。

追求单一“抗癌食谱”

市场上广泛流传各种“抗癌食谱”,强调某种食物或饮食模式的神奇功效。然而,科学研究表明,肿瘤的治疗需要多方面综合管理,单一食谱无法取代规范的治疗和营养管理。合理膳食应多样化,注重营养均衡和适应个体需要。

三、分阶段营养管理策略与食材加工技巧

肿瘤治疗周期复杂,患者的营养状态和需求也会随阶段变化。围手术期患者消化系统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适合采用流质过渡饮食,减少胃肠负担。放疗和化疗期间,患者常出现口腔溃疡、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应选择清淡、易消化且营养密度高的食物,避免刺激性强的食材。

食材的加工对营养吸收有重要影响。软食制备方法,如蒸煮、炖煮,可帮助患者更好吞咽和消化。营养强化技术,如在粥品中添加蛋白粉或维生素粉,以及使用高能量营养饮品,可有效提高单位体积的营养摄入,适应患者食欲降低的状况。

四、体重监测与个性化营养方案

定期监测体重和身体质量指数是评估营养状况的重要手段。建议患者每周称重,维持BMI在适宜范围内,以及时调整饮食方案。更重要的是,肿瘤患者的营养方案应结合具体治疗方案和个体身体条件,由临床营养师联合制定,确保营养补充既满足身体需求又考虑治疗耐受性。

结语

肿瘤患者的科学营养补充是综合促进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环节。遵循均衡膳食和精准干预的原则,避免落入常见饮食误区,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及食材加工方式,并进行有效体重和营养监测,方能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我们呼吁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临床团队,共同制定科学的营养管理方案,用科学饮食助力战胜疾病。

张黎昕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

下一篇奥希替尼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上一篇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为肿瘤患者带来哪些新希望?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