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术后注意事项
肝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均居高不下。外科手术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肝脏的复杂解剖结构和重要功能决定了术后管理的重要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和预后。本文将围绕肝癌术后的生理病理变化,详细介绍术后早期的核心管理措施,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术后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一、肝癌及其手术治疗的基本认识
肝癌主要指起源于肝脏实体肿瘤的恶性变,最常见类型为肝细胞癌。肝癌的形成通常与慢性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及长期有害因素暴露有关。手术切除是治愈肝癌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于肝功能尚可、肿瘤局限且无远处转移的患者。术中切除肿瘤及其周围部分肝组织,既可消除肿瘤负担,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二、术后早期的核心管理
生命体征与病情监测
术后第一时间的生命体征监测至关重要。患者在出院前应由专业医护人员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建议每隔一至两小时记录一次这些指标,任何低血压或心率加快的现象都应引起高度警惕,因为这可能预示有术后出血或者其他紧急情况。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则反映患者呼吸功能状态,预防肺不张等并发症。
腹腔引流管的管理也是术后护理的重点之一。医护人员需每日记录引流量及颜色,正常情况下引流液应呈淡血色,且24小时内引流量一般小于200毫升。若观察到引流液量超过500毫升或者引流液颜色鲜红,提示患者可能存在活动性出血风险,需要及时处理。
此外,肝功能的动态评估对术后恢复起关键作用。术后肝细胞损伤会导致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升高,峰值一般出现在术后两到三天,随后逐步下降。胆红素及白蛋白水平、凝血功能指标如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则反映患者的肝储备功能,帮助判断肝脏的代偿能力及术后恢复情况。
需要特别关注肝性脑病的发生。若患者出现嗜睡、扑翼样震颤等表现,须立即测定血氨水平并限制蛋白质摄入,以防止病情恶化。
并发症的预防与应对
术后出血是肝癌切除手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为避免发生出血,一般要求患者术后绝对卧床24到48小时,禁止用力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内压的行为,同时采用腹带保护切口处,减轻伤口张力,促进愈合。
切口感染同样需要密切注意。护理人员应每日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必要时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通常在术后前三到五天内给予预防性用药,以降低感染风险。
肺部并发症如胸腔积液和肺不张容易在肝切除后出现,原因包括术后卧床、呼吸浅表等。为预防这些并发症,患者应定时进行深呼吸训练,每两小时至少一次,并配合有效的咳嗽以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如有需要,可采取拍背排痰或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以改善肺部通气功能。
三、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及恢复指导
出院后,患者应遵照医嘱定期复查肝功能、血常规及影像学检查,以早期发现和应对可能的复发或转移。营养方面,合理均衡的饮食有助于肝脏修复,避免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控制蛋白质摄入以防加重肝脏负担。
生活习惯上,应戒烟戒酒,避免劳累和受凉,保持良好的心态和适度的身体活动。若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如发热、腹痛、乏力加重等,应及时就医。
结语
肝癌术后的管理是一项系统而细致的工作,贯穿了从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到术后恢复的全过程。通过科学合理的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预防和功能评估,能够有效降低术后风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患者及家属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认真遵守各项注意事项,共同努力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相信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将持续改善。
杨平
丰都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