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治疗药物的过敏反应有哪些表现?紧急处理措施

2025-07-29 14:43:31       3183次阅读

生物治疗药物的过敏反应及紧急处理措施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治疗药物在实体肿瘤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生物治疗药物具有靶向性强、副作用相对较小的优势,但其特有的过敏反应问题也引起了临床医护人员和患者的高度关注。及时识别生物治疗药物引发的过敏反应表现,并采取有效的紧急处理措施,对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治疗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物治疗药物及其过敏反应的基本认识

生物治疗药物主要是通过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蛋白类或多肽类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细胞因子、生物分子等。它们能够精准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发挥抗癌效果。然而,由于其蛋白质性质,人体免疫系统有时会将其识别为异物,诱发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对外源性抗原异常敏感所致,且生物治疗药物引发的过敏反应多表现为急性反应,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严重症状。故临床中需高度重视这些反应的多样表现及变化,确保第一时间进行干预。

二、生物治疗药物过敏反应的常见表现

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多样且涉及多个器官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一)皮肤症状

皮肤反应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包括荨麻疹、皮疹、瘙痒、红斑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面部、颈部或全身水肿,或发生瘙痒灼热感。这些变化往往是过敏反应的早期信号,提示临床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

(二)呼吸系统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呼吸急促、喘息、喉头水肿和气管支气管痉挛,严重时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这些表现提示机体气道受到炎症介质的影响,需迅速评估呼吸功能,及时采取呼吸支持措施。

(三)循环系统症状

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心悸、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属于严重过敏的系统性反应(即过敏性休克)。此类情况必须立即启动紧急处理,避免患者生命危险。

(四)其他症状

包括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非特异性表现,也可能伴随过敏反应出现。同时,罕见情况下,眼结膜炎、口腔粘膜水肿等局部症状也需要留意。

三、紧急处理措施及临床应对

面对生物治疗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临床应遵循规范的急救流程,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具体措施如下:

(一)立即停止药物输注

一旦发现过敏反应的迹象,应当立即停止生物药物的输注,避免反应加重。同时告知患者保持镇静,防止焦虑引发症状恶化。

(二)保持气道通畅,补充氧气

对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及时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辅助呼吸。严重气道水肿时可考虑气管插管或使用肾上腺素紧急治疗。

(三)使用抗过敏药物

轻度至中度过敏反应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异丙嗪)缓解瘙痒和皮疹。严重反应者应使用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皮下注射或肌注,快速减轻全身反应。

(四)静脉用药与液体复苏

根据患者血压和循环状态,适当给予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进行液体复苏。对于休克患者,应尽快建立静脉通路,应用升压药物。

(五)监测生命体征及症状变化

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及意识状态,防止病情恶化。必要时送ICU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六)后续治疗安排

对曾出现过敏反应的患者,在下一次治疗时应评估过敏风险,考虑调整治疗方案或预防性用药,如使用激素、抗组胺药作预处理,以降低再次发生的几率。

四、预防生物治疗药物过敏反应的策略

预防是临床最有效的措施。首先,详细询问患者既往过敏史和药物使用史,尤其对蛋白类药物过敏史要重点关注。其次,在治疗开始前给予适当的预防用药,如低剂量激素和抗组胺药。治疗过程中加强监测,特别是初次用药时,应严格观察30分钟以上。对高风险患者,应在有完善抢救设备和经验的环境中进行治疗。

结语

生物治疗药物作为实体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给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但其过敏反应的风险也不可忽视。了解过敏反应的多样表现及紧急处理措施,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医护人员和患者需共同提高警惕,做到早识别、早干预,确保治疗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促进疗效的实现。

韩颖 天津市肿瘤医院

下一篇肝癌消融治疗
上一篇高胆固醇血症预防之控制胆固醇摄入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