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对于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注意事项

2025-07-30 09:26:44       3177次阅读

免疫治疗在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安全应用与管理

引言

近年来,免疫治疗已成为实体肿瘤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其独特的机制为许多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生存希望。尤其在应对传统疗法疗效有限的晚期肿瘤时,免疫治疗展示了显著的疗效。尽管如此,免疫治疗的广泛应用也带来了新的医护挑战,特别是对于合并有消化道出血史的患者。消化道出血不仅影响患者的整体状况,还可能在免疫治疗过程中加重不良事件的风险。因此,科学系统地评估并规范管理免疫治疗期间的消化道出血患者,已经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消化道出血与免疫治疗:机理与风险再认识

消化道出血多见于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其成因包括肿瘤本身浸润、溃疡、放疗或化疗相关黏膜损伤,以及慢性疾病导致的凝血障碍。免疫治疗主要通过激活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使免疫细胞可以精准杀伤肿瘤细胞,但免疫反应增强可能也会增加炎症反应,影响消化道黏膜的完整性。部分免疫治疗药物,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既能促进肿瘤攻击,也有引发自身免疫性肠炎、胃炎等风险,这些副作用均有可能导致新发或加重消化道出血。

二、实施免疫治疗前的严格筛查

在计划为有消化道出血风险的患者实施免疫治疗前,必须开展全面的系统评估。首先,应详细询问患者既往消化道疾病史、出血史以及家族病史,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等明确病因及出血部位。还需注意基础疾病如肝病、心血管疾病等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对于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未愈的溃疡、息肉、肿瘤浸润等高风险病变者,应优先处理原有消化道问题,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免疫治疗。

三、治疗过程中的动态监测与干预

免疫治疗期间,医护团队需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不适症状,比如便血、黑便、呕血、腹痛等,同时动态监测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等指标以评估有无内出血。出现警示症状时,需及时复查必要的内镜、影像学与生化检查,从而及早发现和判断出血程度。根据风险分级,部分患者在免疫治疗期间可加用黏膜保护剂、防治溃疡药物,对高危患者酌情短期使用止血药物。对于出现免疫相关性胃肠炎引发的出血,宜及时调整免疫治疗方案,并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控制炎症反应。

四、治疗后恢复与并发症处理

免疫治疗结束后,患者恢复期同样需要周密照护。首先要关注消化道功能的恢复,定期复查血常规和消化道相关检查,监测是否有新的出血倾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迟发性免疫相关副作用,需要门诊随访时及时识别。对于反复出血或合并其他基础疾病者,应加强慢病管理,避免再出血风险。患者及家属也应接受相关健康教育,牢记出现消化道出血迹象时的自我识别和及时就医原则。

五、多学科协作与个体化治疗决策

免疫治疗对实体肿瘤患者的获益已获医学界认可,但对于伴消化道出血的复杂病例,建议由肿瘤、消化内科、外科、影像及护理等多学科团队共同会诊。临床决策需综合评估患者肿瘤发展阶段、预期疗效、合并症、整体营养状况及个人意愿等因素。对部分高危患者,可以调整免疫治疗方案、间隔、剂量或联合其他支持手段,力求兼顾疗效与安全。

结语

免疫治疗为实体肿瘤患者打开了全新治疗路径,但存在消化道出血风险的个体在接受该类治疗时更需精准评估和严格管理。临床医护人员应把握治疗前评估、过程监测、并发症处理和治疗后随访四大环节,团结多学科力量,保障患者在获得免疫治疗潜在益处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风险。患者及其家属也应加强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早发现、早报告,共同营造安全高效的医疗环境。

庄洪军 莒南县人民医院南院区

下一篇食管癌的发病
上一篇肝癌晚期的治疗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