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简称ASCVD,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其包括冠心病、中风和外周动脉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ASCV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及早预防ASCVD的发生,成为临床医师和广大患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认识ASCV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ASCVD的发生是多个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病因包括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不良饮食习惯以及缺乏运动等。长期暴露于这些危险因素,会导致动脉内膜的损伤,引发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形成动脉粥样斑块。这些斑块不仅使血管腔变窄,影响血流,严重时还可能破裂引发血栓形成,导致心肌梗死或脑卒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
发病机制上,炎症反应在ASCVD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血管内皮受损后,炎症细胞被吸引至受损部位,促使斑块形成和不稳定。随着斑块的逐渐增大,血管弹性下降,血流阻力增加,进而引发心脑缺血症状。
二、如何预防ASCVD的发生
控制血脂
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ASCVD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通过合理饮食,降低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增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纤维素的食物,可以有效改善血脂水平。对于高危患者,必要时应遵医嘱服用他汀类及其他降脂药物,以达到安全的血脂控制目标。
维持血压稳定
高血压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合理控制血压,避免血管持续受压损伤,是预防ASCVD的关键措施。应坚持低盐饮食,规律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并按时服用降压药物,确保血压达到理想范围。
控制血糖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长期升高会加速血管内皮损伤,促使动脉硬化进展。因此,严格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稳定,是预防ASCVD的重要环节。合理饮食、规律运动、药物治疗以及血糖监测缺一不可。
健康生活方式
吸烟是ASCVD独立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血管内膜,加剧动脉硬化过程。戒烟是预防ASCVD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此外,保持适量运动,避免久坐不动,维持健康体重,有助于改善血脂血压和糖代谢,降低心血管风险。
心理健康与压力管理
现代社会节奏加快,压力大是ASCVD发生的潜在促进因素。慢性压力会导致神经内分泌失衡,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因此,通过合理休息、兴趣爱好、社交活动及必要的心理咨询,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预防ASCVD同样重要。
三、医患合作共筑预防堡垒
预防ASCVD不仅仅是患者个人的责任,更需要临床医师积极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医师应通过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对ASCVD危险因素的认识,帮助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预防计划,促进其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坚持。定期随访和监测也是确保预防效果的重要环节,可及时调整防控方案,有效降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结语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生活方式、疾病管理和医疗干预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认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显著降低ASCVD的发生率,保障公众心血管健康。希望临床医师和广大患者携手努力,共同构筑坚实的心血管疾病防线。
尹君红
南宫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