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预防肝癌
肝癌是一种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实体肿瘤,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我国作为肝癌高发地区,预防肝癌尤为重要。科学有效的肝癌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发病风险,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本文将系统阐述肝癌的预防策略,帮助公众建立正确的预防意识。
一、控制核心致病因素
肝癌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其中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我国肝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预防病毒性肝炎是降低肝癌发生的首要任务。一方面,乙肝疫苗的接种是预防乙肝感染的最有效手段。自国家推广乙肝免疫计划以来,乙肝感染率明显下降,从而减少了乙肝相关肝癌的发生。另一方面,已感染乙肝或丙肝病毒的人群,应定期接受肝功能检测与病毒载量监测,积极配合医生规范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和纤维化,降低肝癌风险。此外,避免不安全的医疗操作和使用公用针具,也有助于防止病毒传播。
二、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除了病毒性因素外,其他不健康生活习惯和环境暴露也是肝癌的诱因。合理饮食、避免过量饮酒是关键。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进而增加肝癌风险。因此,应控制饮酒量,特别是高危人群需尽量戒酒。均衡饮食、摄取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新鲜蔬果,有助于肝脏健康。避免摄入霉变食物,尤其是含黄曲霉素的粮食和坚果,因为黄曲霉素是公认的强致癌物。此外,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肥胖相关的脂肪肝疾病,也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方面。积极锻炼增强体质、减少慢性病风险,促进肝脏代谢和修复功能。
三、定期进行肝癌筛查
高危人群的早期发现对肝癌预防尤为重要。慢性乙肝、丙肝患者,肝硬化患者以及家族中有肝癌病史的人群,应坚持定期开展肝功能和甲胎蛋白(AFP)检测,同时进行肝脏超声检查。通过这些筛查手段,能够及早发现肝脏病变,实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期肝癌治疗效果较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公众应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尤其是40岁以上高危人群更应注重筛查。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大科普宣传和筛查服务力度,推广规范化健康管理。
四、避免其他肝癌危险因素
除病毒感染和不良生活习惯外,环境和职业暴露同样影响肝癌发生。例如,长期接触含致癌物的工业废气、有机溶剂及其他有害化学物质,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还要正确使用药物,避免滥用可能对肝脏有毒害作用的药物。此外,糖尿病等慢性基础疾病的良好控制,对降低肝癌风险也有积极意义。
结语
肝癌是一种可以通过综合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发病率的疾病。预防应从控制病毒性肝炎入手,结合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与定期筛查并重,才能实现肝癌的早发现、早预防。全社会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升公众对肝癌预防的认识,共同构建健康防线,减少肝癌的发生。
张宇 齐齐哈尔和平医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