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乳腺癌的关键知识点

2025-07-26 15:52:13       3826次阅读

关于乳腺癌的关键知识点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实体肿瘤之一,其发生在乳腺上皮细胞,是一类复杂且多样化的疾病。本文将简要介绍乳腺癌的定义、类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帮助大众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

首先,乳腺癌起源于乳腺的导管或小叶上皮细胞,常见的类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等。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常见形式,癌细胞突破基本膜,开始向周围组织扩散。浸润性小叶癌则起源于小叶,病理特征不同。除这两大类外,还有非浸润性癌,如导管原位癌,因未突破基底膜,治疗效果较好,预后相对优越。

在病因方面,乳腺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年龄是重要的危险因素,5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明显增长。激素的影响不可忽视,早期初潮、晚绝经、未生育或晚育,以及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均增加风险。此外,遗传因素起着关键作用,携带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者,乳腺癌发病风险显著升高,家族中有乳腺癌病例者亦应提高警惕。生活方式因素如肥胖、长期饮酒及既往乳腺良性疾病史也是不可忽视的诱因。

临床表现上,乳腺癌早期多以无痛性肿块为特点,质地坚硬,边界多不清晰,常出现在乳房的外上象限。其他表现包括乳头溢液,可能为血性或浆液性,以及乳头凹陷、皮肤出现类似橘皮的改变。随着病情进展,腋下淋巴结肿大是晚期转移的重要表现,并可能累及锁骨上及远端器官。

诊断手段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确诊。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40岁以上女性尤为重要,可发现早期微钙化病变。乳腺超声适合乳腺组织致密的年轻女性,同时可作为辅助检查。对于高危群体,乳腺MRI能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确诊需通过穿刺活检获取组织病理分析,明确肿瘤类型和分子特征。

治疗方面,乳腺癌的策略多样。早期患者通常首选手术治疗,包括保乳手术和全乳切除,后者适用于肿瘤较大或伴淋巴结转移者。术后常结合放疗以减少局部复发风险。系统治疗包含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其中,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可应用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剂,HER2阳性患者则应用针对HER2的靶向药物。严重或晚期病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成为新的治疗选择。

预后与早期诊断密切相关。早期发现的患者五年生存率超过95%,而晚期患者生存率相对较低。预防方面,建议女性从40岁起定期进行乳腺筛查,高危者可提前至25岁。同时,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保持正常体重、适量运动及减少酒精摄入,对降低乳腺癌风险具有积极作用。遗传高危人群还可以通过预防性手术或药物干预减低发病概率。

总之,乳腺癌虽然是一种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但随着医学进步,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策略不断完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有了显著提升。公众应增强乳腺健康意识,积极参与筛查及健康管理,以实现乳腺癌的有效防治。

曹晋 河北省宁晋县医院

下一篇肺癌靶向治疗用药选择
上一篇晚期肺癌脑转移的治疗策略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