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急救技能
肝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由于肝脏的特殊解剖结构和功能,肝癌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常常面临多种危急情况,如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大量出血等,急救技能的掌握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系统介绍肝癌患者急救中常见问题的处理原则和技巧,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一、肝癌急救的常见紧急情况
肝癌患者在疾病不同阶段,可能会出现多种急性并发症。常见的包括急性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腹腔内出血及肿瘤破裂出血等。急性肝功能衰竭表现为黄疸加重、凝血功能障碍、意识障碍甚至昏迷,需立即进行监测和支持治疗。肝性脑病则由肝功能严重受损导致血氨升高,表现为精神状态改变,甚至昏迷。腹腔出血和肿瘤破裂多表现为突发的腹痛、腹胀、休克症状,情况危急,需尽快止血和稳定生命体征。
二、急救技能及处理方法
积极评估与监护
当肝癌患者出现急性异常症状时,首先应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黄疸程度、腹部体征等。应尽快建立静脉通道,连续监测生命体征,为后续治疗做准备。严格监控血氧饱和度,必要时予以吸氧支持,防止组织缺氧。
肝功能支持治疗
肝功能的保护是急救的重点。临床上可采用护肝药物,如保肝酶剂、抗氧化剂等,减少肝细胞损伤,促进肝功能恢复。注意调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和血糖异常。对于凝血障碍,应及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因子制剂,减少出血风险。
控制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的治疗核心是降低血氨浓度。临床常用药物包括乳果糖,通过促进肠道排泄氨气,减轻脑部毒素负担。同时,限制蛋白质摄入,避免过多氨生成。对意识障碍严重者,应加强中枢神经支持和护理,预防意外感染和呼吸道并发症。
出血急救处理
肝癌患者发生腹腔内出血或肿瘤破裂出血时,临床表现多变,严重者可能出现休克。此时,必须迅速进行止血和稳定循环。急救过程中,应快速补充血容量,采用血液制品维持血压和氧供。具体止血可通过介入栓塞治疗或外科手术进行。紧急情况下,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是首要任务。
应用现代急诊技术
近年来,介入放射技术在肝癌急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不仅可以控制肝癌发展,还能有效止血,缓解症状。急诊中的彩超、CT检查辅助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方案,提高急救成功率。
三、家庭及社会急救知识普及
鉴于肝癌患者急救时间窗口短,患者及家属应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比如,遇到肝癌突发腹痛、意识改变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快速送医。同时学习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脉搏快慢、呼吸困难等,及时向医生传递信息。此外,应做好日常护理工作,避免感染,合理饮食,按时复诊,防止急性危险事件发生。
四、急救后的后续管理
急救成功并不意味着病情得到根本控制,肝癌患者应继续接受综合治疗和监测。包括定期肝功能检测、肿瘤标志物监控以及影像学评估。专业医生会根据病情调整化疗、放疗或外科治疗方案。患者还需配合营养支持和心理辅导,促进身体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结语
肝癌的急救技能是提高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通过科学的评估、有效的治疗及家庭成员的积极配合,可以在急性危机中争取宝贵时间,降低死亡风险。普及肝癌急救知识,不仅有助于患者自身应对紧急状况,也能推动社会整体健康水平的提升。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肝癌急救手段将更加多样化和精准化,为患者带来更大的希望。
梁宾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主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