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病的急救技能

2025-07-20 05:28:39       3575次阅读

自身免疫病的急救技能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复杂的疾病,其特点是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这些疾病可能累及身体的任何部位,从皮肤到关节,再到大脑和神经系统。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患者可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急症。因此,了解针对这些急症的急救技能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如何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害并挽救生命。

一、识别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急症

在采取急救措施之前,首先需要识别出患者可能正在经历的急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急症可能表现为多种形式,具体取决于受影响的器官和系统。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急症及其识别方法: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可能是由于肺部受累(如间质性肺病)或胸部肌肉无力(如重症肌无力)引起的。患者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喘息、胸闷、咳嗽或嘴唇发绀。

严重疼痛: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导致关节、肌肉或神经的炎症和损伤,从而引起剧烈疼痛。患者可能表现为疼痛难忍、活动受限、姿势异常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或皮疹。

神经系统症状: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影响大脑、脊髓或周围神经,导致各种神经系统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包括头痛、视力模糊、言语不清、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癫痫发作或意识丧失。

过敏反应: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能对药物、食物或其他物质产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瘙痒、呼吸困难、喉咙肿胀、恶心、呕吐、腹泻或血压下降。

肾脏问题: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损害肾脏,导致肾功能衰竭。患者可能表现为尿量减少、水肿、高血压、疲劳或恶心。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急救措施

一旦识别出患者可能正在经历的急症,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以下是一些针对不同急症的急救建议:

呼吸困难: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周围没有阻碍呼吸的物品,如衣物或异物。

给予氧气:如果条件允许,给予患者氧气,以提高血氧饱和度。

协助患者使用药物:如果患者有处方药物(如支气管扩张剂或吸入性皮质类固醇),协助其使用。

立即就医:如果患者呼吸困难严重或持续不缓解,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将其送往医院。

严重疼痛:

评估疼痛程度:使用疼痛评分量表(如数字评分或视觉模拟评分)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给予止痛药:如果患者有处方止痛药,按照医嘱给予。

采取非药物措施:尝试使用冰敷、热敷、按摩或放松技巧来缓解疼痛。

寻求医疗帮助:如果患者疼痛剧烈或持续不缓解,寻求医疗帮助。

神经系统症状:

保护患者安全:如果患者出现癫痫发作或意识丧失,确保其周围环境安全,防止受伤。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心率和血压。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呕吐,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误吸。

立即就医: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如癫痫发作、意识丧失或肢体无力,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将其送往医院。

过敏反应:

停止接触过敏原:立即停止患者与过敏原的接触。

给予肾上腺素:如果患者有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如EpiPen),协助其使用。

拨打急救电话:即使患者在使用肾上腺素后症状有所缓解,也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因为过敏反应可能在短时间内复发。

肾脏问题:

限制液体摄入:如果患者出现水肿或尿量减少,限制其液体摄入。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

立即就医: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肾脏问题症状,如呼吸困难、胸痛或意识丧失,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将其送往医院。

三、狼疮脑病的急救处理

狼疮脑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可能导致癫痫发作。当患者出现癫痫发作时,应立即将其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和腰带,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在患者牙关紧闭前,可将软布或毛巾等垫在上下臼齿之间,避免咬伤舌头。不可强行按压患者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脱臼。发作停止后,将患者安置在安静、安全的环境中休息,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尽快联系急救人员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途中持续监测病情变化,可给予吸氧等支持措施。

四、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急症

除了了解急救技能外,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急症也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建议:

遵医嘱服药: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药物,不要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定期复诊:定期复诊,以便医生监测病情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避免诱发因素:了解并避免可能诱发疾病发作的因素,如感染、压力或某些食物。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以增强免疫力。

五、结语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急症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了解针对这些急症的急救技能至关重要。通过识别急症、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和预防疾病发作,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害并挽救生命。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有用的信息,帮助您在面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急症时,能够冷静应对并采取正确的行动。

周瑞璇

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

下一篇非小细胞肺癌的病情演变:从隐匿起始到晚期抗争的生命历程
上一篇肺癌的诊断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