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防治

2025-08-08 21:55:39       3622次阅读

乙肝的防治:认识、预防与治疗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在我国,乙肝曾是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通过多年的防控工作,乙肝的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我们仍需对乙肝的防治保持高度警惕。本文将围绕乙肝的认识、预防与治疗,为大家提供全面的科普知识。

一、认识乙肝

乙肝是一种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传播的疾病。感染乙肝病毒后,患者可能表现出多种临床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疼痛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等组织的黄染。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感染后无明显症状,成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但他们同样具有传染性。

乙肝的危害不容忽视。慢性乙肝患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乙肝防治的关键。

二、乙肝的预防

预防乙肝,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途径。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接种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我国已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并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对于未感染乙肝病毒的成人,也可自愿接种乙肝疫苗。

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避免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美容工具等。在输血、透析等医疗操作中,务必使用经过严格筛查的血液和血制品。

注意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避免性乱行为。

母婴传播阻断: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母婴传播阻断,包括孕期服用抗病毒药物、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等。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乙肝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乙肝的治疗

乙肝的治疗目标是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延缓或阻止疾病进展,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目前,乙肝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和对症治疗。

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核心。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核苷(酸)类似物和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通过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降低病毒载量,从而减轻肝脏炎症。干扰素则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毒能力。

免疫调节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旨在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毒能力。常用的免疫调节药物包括胸腺肽、干扰素等。

对症治疗:对症治疗主要针对乙肝引起的各种症状,如保肝降酶、抗炎、利胆等。

需要强调的是,乙肝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还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戒烟限酒、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等,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四、结语

乙肝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通过接种疫苗、切断传播途径、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乙肝的流行,保护人民的健康。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战胜乙肝!

彭鹏

中山市人民医院

下一篇食管癌疾病科普
上一篇自身免疫疾病治疗之应用生物制剂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