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胸痛别硬扛!这些“心”信号可能是疾病预警
在许多人眼中,心血管疾病似乎是老年人的专属病症,但现实情况却让人警醒:越来越多年轻人因心血管疾病突然发病,甚至突发心肌梗塞或猝死的报道频频出现。年轻人大多处于工作和生活压力交织的阶段,忽视身体的警示信号,容易错过最佳的诊疗时机。因此,当身体出现胸痛、心悸等“心”信号时,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对症处理。
首先,胸痛是最常见且最让人警惕的心血管疾病症状之一。年轻人出现胸痛时,常误认为是肌肉劳损、胃食管反流等“无害”原因,而忽视了这可能是心脏给出的危险信号。尤其是压榨感、紧缩感的胸痛,如果伴随出汗、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求医。心肌缺血引发的胸痛,通常表现为胸前区不适,甚至放射至肩膀、手臂或颈部,这些症状都是冠心病或心肌梗塞的典型表现。尽管年轻人心血管堵塞的概率相对较低,但近年来由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熬夜、肥胖和缺乏运动等,这类疾病的发生率逐渐上升。
其次,心悸也是不可忽视的症状,指的是患者感到心跳异常增强、过快或不规则。心悸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焦虑症以及某些药物的副作用等。如果伴随着头晕、胸闷甚至晕厥,应当高度警惕心律失常的可能性。心律失常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心脏事件,甚至危及生命。
此外,年轻人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头晕等不典型心血管症状,这些往往容易被误认为是疲劳或其他普通疾病。事实上,这些症状同样可能是心脏功能障碍的表现。例如,心肌炎是一种发生在年轻人中的炎症性心脏病,可以导致心肌受损,进而出现严重的心脏功能减退。了解这些症状的潜在风险,有助于及时识别和干预。
预防心血管疾病,年轻人应从生活习惯开始做起。保持健康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的摄入;坚持规律运动,帮助维持理想体重和良好心肺功能;避免烟酒,因其大大增加心脏病风险;合理安排作息,减少压力和焦虑。定期体检也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有家族心血管疾病史或者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的年轻人,应加强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面对胸痛、心悸等“心”信号时,切绝硬扛的念头。应第一时间就医,接受专业评估和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血液检测等。现代医学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手术等多种手段,控制和逆转病情发展,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总之,年轻人的心血管健康不容忽视。当身体发出胸痛、心悸或其他相关症状时,及时关注和专业诊治,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恶化的关键。将健康放在首位,积极生活,守护一颗健康之心,才能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李和慨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