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_咽喉痛怎么办?

2025-07-24 17:14:31       3254次阅读

放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与咽喉痛:成因与科学应对

引言

实体肿瘤的治疗手段多样,其中放射治疗因其对局部肿瘤的有效抑制,已成为现代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放疗不仅作用于肿瘤细胞,同时也可能对周围正常组织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在头颈部肿瘤的放疗过程中,口腔黏膜炎与咽喉痛是常见的不良反应。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饮食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治疗中断,影响整体疗效。本文将围绕放疗相关口腔黏膜炎和咽喉痛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科学的应对和管理策略进行系统阐述,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了解并应对这一常见但可控的并发症。

一、放疗相关口腔黏膜炎与咽喉痛的发生机制

放疗是一种利用高能射线杀灭肿瘤细胞的技术,但其无法完全区分肿瘤细胞与正常增生活跃的上皮细胞。口腔和咽喉区域黏膜细胞代谢活跃,对放射线较为敏感,在接受放疗后容易受到损伤。放疗引起的黏膜炎,主要机制包括黏膜上皮细胞直接受损、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局部炎症介质大量释放等。此外,放疗还可影响局部微血管,导致血流供应降低,使得黏膜自我修复能力下降。

此外,放疗可抑制唾液腺功能,导致口腔干燥,减少唾液的润滑和抗菌防御作用,进一步加重黏膜炎的发生和发展。部分患者在放疗同时接受化疗也会增加口腔黏膜损伤的风险。

二、临床表现及发展过程

放疗相关口腔黏膜炎多在治疗后一区间开始表现,早期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随后出现黏膜红斑、糜烂、溃疡,伴随疼痛加重。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咽喉部不适、吞咽困难、进食受限,严重时甚至影响说话和呼吸。

通常,症状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初期为红肿和轻微不适,随着放疗剂量的累积,溃疡和糜烂逐渐加重,疼痛感随之明显增强。在治疗后期或结束后,若能得到良好护理,黏膜损伤一般可逐步愈合,但恢复时间依患者体质及护理情况有所差异。

三、科学应对策略

面对放疗相关口腔黏膜炎和咽喉痛,科学规范的应对措施尤为关键。临床主要从预防与治疗两个方面入手。

(一)日常预防和自我管理

维护良好的口腔卫生是预防黏膜炎的基础。放疗期间,建议每日使用生理盐水或淡盐水清洁口腔,避免刺激性的漱口液。刷牙时选用软毛牙刷,动作轻柔,避免进一步损伤软组织。对于义齿佩戴者,应注意保持假牙的清洁,减少机械刺激。

饮食方面,应选择温和、细软和易吞咽的食物,如温和粥类、鸡蛋羹、蒸蛋等。避免辛辣、过热、坚硬及酸性刺激强的食物。保证充足的饮水,有利于保持口腔湿润,促进黏膜恢复。

戒烟限酒,避免口腔黏膜暴露于烟酒等不良刺激,有助于减少炎症发生率。

(二)药物与辅助治疗

临床常用局部药物包括抗炎、止痛、保护性和促进修复的药剂。例如,局部应用利多卡因含漱液可暂时缓解疼痛,氯己定含漱液有助于抑制细菌生长,减少继发感染风险。对于严重疼痛,可根据医生建议,选用口服或局部麻醉药物。

部分患者在症状严重时需要短期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以减少炎症反应。近年来,部分生长因子、蜂蜜含漱等辅助方法也被证实可促进黏膜修复,但需遵循专业医师建议使用。

(三)营养支持与整体管理

口腔黏膜严重损伤时,患者往往进食困难,因此营养支持尤为重要。可通过调整食谱提高热量和蛋白质摄入,必要时可选择肠内营养制剂,避免营养不良发生。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维生素B、锌等在黏膜修复过程中同样具有积极作用。

同时,定期随访和与医师沟通极为重要。当口腔疼痛明显或出现持续性发热、白斑、溃疡面积扩大等情况,应及时向主治医师报告,防止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四、放疗期间心理状态的调适

长期的不适感和饮食受限可能会引发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因此心理支持同样不容忽视。家人和医疗团队应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以保持积极的治疗态度。

结语

放疗引起的口腔黏膜炎和咽喉痛虽为常见并发症,但通过科学规范的预防和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顺利度过放疗期间的不适时期,保障治疗的顺利进行。患者及家属应重视口腔健康管理,与医疗团队密切配合,提高整体治疗的效果和生活质量。未来,随着放疗技术和支持治疗方案的进步,患者体验也将持续改善。

章文成 天津市肿瘤医院

下一篇肝癌患者的护理
上一篇肝癌的诊断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