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术后注意事项及健康宣教
冠状动脉疾病是心血管类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多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通过导管经皮穿刺进入冠状动脉,进行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有效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虽然PCI术极大地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但术后的康复和随访同样关键,良好的护理和健康指导是促进患者恢复的基础。
一、PCI术的基本原理及意义
PCI术即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定病变位置后,利用导管将球囊扩张器送达病变处,通过充气扩张血管,再放置金属支架保持血管通畅。该技术直接解除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阻塞,迅速恢复心肌血流,降低心肌缺血风险。相比传统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PCI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且适用于直径适中且局限性病变的患者。其应用不仅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也显著改善了慢性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PCI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早期监测:术后应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防止形成血肿或动脉瘤。患者需卧床休息至少数小时,避免活动破坏血管闭合。监测血压、心率及心电图变化,警惕心肌缺血反复或支架内血栓形成迹象。
抗血小板治疗的重要性:支架植入后,患者通常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有效预防支架内血栓,减少心肌梗死及再次介入的风险。务必遵医嘱服药,严禁自行停药。
饮食与生活习惯调整:合理饮食是预防冠心病复发的关键。建议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饮食,多摄入水果、蔬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促进心脏健康。
适度运动:术后康复过程中,适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和血液循环。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等,逐步增加运动强度,防止剧烈运动导致心脏负担过重。
定期复查随访:PCI术后患者需定期进行临床随访,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及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部分患者需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估支架通畅情况,防止支架再狭窄发生。
三、疾病预防与健康管理
冠心病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及缺乏运动等。因此,PCI术后患者不仅要关注术后康复,更应全面管理这些危险因素,实现根本性的疾病预防。
控制血脂血压:通过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将血脂和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有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降低冠脉病变复发风险。
糖尿病管理:血糖控制对冠心病患者尤为重要。糖尿病患者需配合内分泌科治疗,保持血糖稳定,减少心血管并发症。
精神心理健康:冠心病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积极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和术后恢复。家属和社会支持也非常关键。
健康教育与自我管理:患者应接受系统的心血管健康教育,了解疾病特点、药物作用及生活方式调整重要性,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促进长期疗效。
结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作为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极大改善了患者的症状和预后。然而,术后的科学护理和健康宣教同样不可忽视。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合理调整生活方式,积极配合各项随访检查,综合管理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巩固治疗效果,保持心脏的良好功能,享受健康而有质量的生活。相信在医患共同努力下,冠心病的防控与管理将迈上新的台阶。
朱洁莹
邯郸市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