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莫慌,教您如何处理
咯血,顾名思义,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组织——发生出血,经口腔咯出血液的现象。临床上,咯血不仅令人恐惧,更有可能危及生命,尤其是大量咯血时,血块可能堵塞气道,导致窒息。因此,面对咯血,我们应当保持冷静,科学应对,做到及时识别与正确处理。本文旨在帮助大家全面了解咯血的分类和应对方法,让您在紧急情况下不慌乱,从容应对。
一、咯血的分类与识别
咯血按出血量和表现可分为痰中带血、少量咯血、中量咯血和大量咯血。痰中带血是指痰液中带有少许血丝,通常量少且间歇,原因多为气道炎症或轻微创伤;少量咯血是指每天咯血量小于一百毫升,血液颜色鲜红,伴有咳嗽,常见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早期等;中量咯血每天咯血量为一百到五百毫升之间,出血较为明显,应引起高度警惕;大量咯血则指每天咯血量超过五百毫升,或一次性咯出三百毫升以上血液,这是紧急危重状况,必须立即处理。
二、咯血出现时如何冷静应对
面对咯血,第一要务是保持镇静,避免恐慌。激动或用力咳嗽可能加剧出血和窒息风险。应采取稍微前倾的坐姿,有助于血液排出并保持气道通畅。切勿平躺,以免血液倒流阻塞气管。轻度或少量咯血时,应尽快记录出血量及颜色,观察是否有其他症状如胸痛、发热、呼吸困难等。
三、咯血的紧急处理技巧
针对大量咯血,情况尤为危急,应迅速采取如下措施。首先,确保呼吸道通畅,避免因血块阻塞导致窒息。可以轻轻用棉球或纱布覆盖口鼻,切勿用力吸引血块。其次,紧急呼叫医疗救护人员,详细告知出血量及伴随症状。就地等待专业救援时,避免剧烈活动,保持平静吸氧(如有条件),尽力减轻呼吸负担。发现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呼吸困难加剧,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急救,直到救援人员到达。
四、咯血背后的潜在疾病与治疗
咯血绝非单一疾病,而是多种病因的表现。常见原因包括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肺部感染甚至心脏病引起的肺水肿等。准确诊断潜在病因,方可对症治疗。治疗手段涵盖药物止血、抗感染、抗肿瘤治疗及介入手术。对于疑似肿瘤引起的咯血,需尽早进行影像学检查和活检,明确诊断及分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某些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或外科手术止血,甚至进行呼吸支持和重症监护。
五、预防咯血的健康提示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呼吸道感染。若有慢性肺部疾病应规范治疗,定期随访。发现咳嗽、咯血等呼吸道异常时,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特别是具有肺癌、高危职业暴露史或肺结核史的人员,更应高度重视症状变化。
结语
咯血虽令人恐慌,但科学认识和恰当处理至关重要。通过正确区分咯血的严重程度、采取合理应对措施,并积极配合医生查明病因、规范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风险,保障生命安全。面对咯血,莫慌张,依靠专业医疗,生命之舟方能行稳致远。
陈保荣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海印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