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抗心绞痛药物的分类与应用

2025-08-11 17:19:52       3892次阅读

抗心绞痛药物的分类与临床应用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心绞痛作为冠心病的常见临床表现,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痛苦和风险。抗心绞痛药物通过改善心肌供氧平衡,缓解胸痛症状,成为心绞痛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介绍抗心绞痛药物的分类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为患者合理用药提供科学指导。

一、抗心绞痛药物的基本原理

心绞痛的发生主要源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氧。抗心绞痛药物主要通过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脏负荷和改善心肌代谢等多种机制,恢复心肌的氧供需平衡,从而缓解疼痛和减少心肌损伤。

二、硝酸酯类药物

硝酸酯类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心绞痛药物,代表药物包括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此类药物主要通过释放一氧化氮,诱导血管扩张,显著降低心脏前负荷和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

硝酸甘油具有起效快、疗程短的特点,常用于缓解急性心绞痛发作。长期应用的长效制剂则有助于预防发作。需要注意的是,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耐药性,临床上需合理调整剂量和给药间隔。

三、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心脏β肾上腺受体,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

该类药物在稳定型心绞痛的长期管理中尤为重要,能够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改善心脏功能。同时,对于伴有高血压和部分心律失常的患者,β阻滞剂具有额外的治疗效果。但需注意,哮喘、严重心衰等患者禁用。

四、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包括维拉帕米、硝苯地平等,主要通过阻断心脏和平滑肌细胞的钙离子内流,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降低心肌收缩力及心率。其主要作用是改善心肌血流,减少氧耗。

这类药物适用于不能耐受β阻滞剂的患者,或用于联合治疗。不同钙通道阻滞剂对心率的影响有所不同,需根据患者具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药物。

五、其他抗心绞痛药物

除上述主要药物外,部分新型抗心绞痛药物如罗通定、曲美他嗪等通过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或其他机制发挥效果。这些药物在特殊病例或辅助治疗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六、合理用药与临床注意事项

抗心绞痛药物的使用需根据患者具体类型、病情及合并症选择。联合用药可增强疗效,但应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及副作用。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低血压、心率异常等,需临床监测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语

抗心绞痛药物通过多种机制改善心肌供氧,为心绞痛患者缓解症状和预防心血管事件提供了重要治疗手段。临床治疗中应科学选择药物,个体化调整剂量和方案,确保疗效与安全。随着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将有更多有效且安全的抗心绞痛药物问世,为患者带来更大福音。

王紫书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下一篇三阴乳腺癌治疗策略
上一篇什么肿瘤微环境?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