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手段多样,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其中,放射治疗作为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其中胃肠道不适是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
放射治疗的原理是通过高能射线或粒子束破坏肿瘤细胞的DNA,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在肝癌放射治疗过程中,射线不仅会损伤肿瘤细胞,也可能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一定影响。胃肠道不适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放射治疗引起的胃肠道黏膜损伤、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恶心和呕吐:放射治疗可能刺激胃肠道神经末梢,引起恶心和呕吐。此外,放射治疗导致的肝功能损伤也可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患者应遵医嘱使用止吐药物,并采取清淡饮食、少食多餐等措施,以减轻恶心和呕吐症状。同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和紧张情绪,也有助于缓解恶心和呕吐。
腹泻:放射治疗可能损伤胃肠道黏膜,导致肠道吸收功能下降,引起腹泻。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糖、刺激性食物,以减轻腹泻症状。必要时,可使用止泻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防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便秘:放射治疗可能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导致便秘。患者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多饮水,适当增加活动量,以改善便秘症状。必要时,可使用缓泻剂进行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有助于缓解便秘。
除胃肠道不适外,肝癌放射治疗还可能引起皮肤反应、肝功能损伤、骨髓抑制及放射性肺炎等不良反应。患者需了解这些反应,积极配合医生对症治疗和管理,以减轻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应定期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以监测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皮肤反应主要表现为照射区皮肤红肿、瘙痒、脱屑等。患者应保持照射区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刺激,可使用皮肤保护剂和抗过敏药物减轻症状。肝功能损伤可能表现为黄疸、腹水、凝血功能障碍等。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必要时使用保肝药物和利尿剂治疗。骨髓抑制可能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常规,必要时使用升白细胞和血小板药物。放射性肺炎可能表现为咳嗽、气促等,患者应定期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治疗。
总之,胃肠道不适是肝癌放射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患者应充分了解放射治疗的可能风险和不良反应,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对症治疗和管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通过综合治疗和个体化管理,肝癌患者有望获得更好的预后和生存质量。同时,患者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减轻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李松
夹江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