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治疗的进展与挑战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肝癌的治疗手段多样,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治疗、系统性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其中,介入治疗因其微创、疗效确切、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在肝癌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将重点讨论肝癌介入治疗的进展与挑战。
肝癌介入治疗主要分为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射频消融(RFA)两种方法。
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 TACE是一种通过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同时释放化疗药物,以达到局部控制肿瘤的目的。TACE具有微创、疗效确切、可重复性强等优点,适用于中晚期肝癌患者。近年来,TACE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新型栓塞材料的出现,如微球和药物洗脱微球,提高了TACE的疗效和安全性。微球可以更有效地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同时减少对正常肝组织的损害。药物洗脱微球可以持续释放化疗药物,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抗肿瘤效果。
射频消融(RFA) RFA是一种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量,直接消灭肿瘤细胞的介入治疗方法。RFA适用于直径≤5cm的单发或多发肝癌结节,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近年来,影像技术的进步,如CT、MRI和超声造影,使得肿瘤的定位更加精确,提高了RFA的成功率。此外,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也成为肝癌治疗的重要趋势。
尽管肝癌介入治疗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治疗效果有限 对于大肝癌或多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效果有限,需要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例如,对于直径>5cm的肝癌结节,可以考虑TACE联合RFA治疗。此外,对于晚期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效果和预后仍不理想,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并发症 介入治疗可能导致肝功能损伤、感染等并发症,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肝功能和感染状况。对于肝功能较差的患者,介入治疗需谨慎评估,必要时可考虑联合保肝治疗。此外,介入治疗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感染状况,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个体化治疗 肝癌患者的病情千差万别,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例如,对于肝功能较差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载药微球TACE,以减少化疗药物对正常肝组织的损害。对于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可以考虑TACE联合放射治疗。总之,个体化治疗是提高肝癌治疗效果的关键。
总之,肝癌介入治疗在取得显著进展的同时,仍面临许多挑战。未来需要加强多学科合作,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加强肝癌的早期筛查和预防,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是提高肝癌治疗效果的关键。此外,加强肝癌的基础研究,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和药物,有望为肝癌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Doc chen
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长海院区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