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沉重的负担。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早期发现和治疗结肠癌成为了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其中,内镜下黏膜下切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作为一项微创治疗方法,在早期结肠癌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ESD手术的优势、适应症、以及其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
ESD手术是一种在内镜辅助下进行的微创手术,通过在内镜下切除肿瘤及其下方的黏膜下层组织,以实现完整切除肿瘤的目的。相较于传统的开腹手术,ESD手术具有以下优势:
微创性:ESD手术避免了开腹手术的大创伤,通过自然腔道进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显著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精准切除:得益于内镜的高清视野,ESD手术能够清晰显示肿瘤边界,精确切除肿瘤组织,有效降低肿瘤残留风险。完整的切除标本也有利于病理学评估,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适用性强:ESD手术不仅适用于直径较小的早期结肠癌病变,也适用于直径较大(大于2cm)或深层浸润的早期结肠癌病变,尤其是那些不适合传统内镜下切除(EMR)的病变。ESD手术可以将肿瘤完整切除,避免肿瘤残留和复发。
避免侵入性手术:对于部分早期结肠癌患者,ESD手术可以替代传统的开腹手术,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降低患者的治疗风险。
尽管ESD手术具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ESD手术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需要术者具备丰富的经验。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出血、穿孔等并发症,需要术者及时处理。因此,ESD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需要严格把握,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也非常重要。
适应症方面,ESD手术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肿瘤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结肠癌;直径大于2cm的肿瘤;以及EMR难以切除的肿瘤。禁忌症包括肿瘤侵犯到肌层或更深组织、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的患者。
术前评估是ESD手术成功的关键。通过高清内镜、超声内镜等技术,可以精确评估肿瘤的大小、深度和淋巴结情况,为手术提供重要信息。术后随访同样重要,通过定期的内镜检查和病理学评估,可以及时发现肿瘤残留或复发,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总之,ESD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在早期结肠癌的治疗中显示出明显优势,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术者经验的积累,ESD手术有望在结肠癌的早期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同时,我们也需要严格把握ESD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加强术前评估和术后随访,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疗效果。通过多学科团队的合作,综合运用各种诊疗手段,我们可以为结肠癌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微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帮助他们战胜疾病,重拾健康生活。
周生保
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