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作为一种罕见但在儿童中极为严重的恶性肿瘤,虽然其发病率较低,却对儿童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不容忽视的威胁。据目前的医学研究统计,儿童胰腺癌的主要类型包括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其中SPT是儿童中最为常见的胰腺肿瘤类型。患儿的平均就诊年龄为8岁,而早期识别和干预是提高儿童生存率的关键。
症状识别是早期诊断的重要环节。儿童胰腺癌的常见症状包括腹痛、消瘦、黄疸和腹部肿块等。然而,这些症状往往缺乏特异性,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因此,对于出现上述症状的儿童,应尽早进行影像学检查和生化检测。
影像学检查是胰腺癌诊断的基石。超声、CT和MRI等检查手段能够发现胰腺的占位性病变,有助于肿瘤的定位和分期。超声因其无创性和便捷性,常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扫描则因其高分辨率和对肿瘤大小、形态、侵犯范围的清晰显示,而成为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MRI则在软组织对比度上具有优势,尤其在评估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时更显重要。此外,生物标志物检测也是诊断胰腺癌的重要手段,如肿瘤标志物CA19-9、CEA等。对于疑似胰腺癌的患儿,还应进行组织学检查,如细针穿刺活检或手术活检,以明确诊断。
治疗方面,手术切除是胰腺癌的首选治疗手段,尤其是对于局限性病变的患儿。手术能够直接去除肿瘤,减少肿瘤负荷,提高治愈率。对于不能手术切除或有远处转移的患儿,可采用化疗和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化疗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放疗则通过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DNA,阻止其增殖。综合治疗手段有助于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早期识别和干预,有助于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预后。儿童胰腺癌的预后与肿瘤的分期、治疗方式以及患儿的一般健康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手术切除率的提高,意味着更多的患儿能够获得根治性治疗,从而提高生存率。
胰腺癌的治疗不仅仅局限于手术和放化疗,还包括对患儿的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营养支持可以帮助患儿维持基本的生理功能,而心理干预则有助于缓解患儿及其家庭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儿童胰腺癌虽然发病率低,但危害极大。早期识别症状、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和生化检测,明确诊断后尽早手术切除,对于提高患儿生存率至关重要。全社会都应重视儿童胰腺癌的早期干预,为患儿赢得宝贵的治疗时机。家长和医生应提高对儿童胰腺癌的认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争取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加强儿童胰腺癌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探索新的诊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为儿童胰腺癌患儿带来更多的希望。对于儿童胰腺癌的预防,目前尚无特效方法,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病风险。家长应鼓励孩子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并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对于有胰腺癌家族史的儿童,更应加强监测,以便早期发现并干预。
在治疗过程中,多学科团队合作至关重要。外科、内科、放射科、病理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应共同参与患儿的治疗计划制定和执行,以确保患儿得到最佳的治疗方案。此外,患儿的家庭和社会支持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家庭的支持可以为患儿提供情感上的安慰和鼓励,而社会的支持则可以为患儿提供必要的经济和医疗资源。
总之,儿童胰腺癌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通过早期识别、及时诊断和综合治疗,我们可以为患儿争取到更多的生存机会。同时,加强研究和提高公众意识,也是我们对抗这一疾病的重要途径。让我们携手努力,为儿童胰腺癌患儿的健康和未来贡献力量。
吴彩霞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黄金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