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免疫治疗中胰腺炎的预防与治疗指南

2025-08-06 01:28:24       3746次阅读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消化道肿瘤,随着免疫治疗的发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在胰腺癌治疗中逐渐得到应用。然而,在接受ICIs治疗的患者中,有可能出现ICI相关胰腺炎(ICI-associated pancreatitis, ICI-AP)。本文旨在探讨ICI-AP的诊断、治疗原则以及多学科团队在其中的关键作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ICI-AP的发病机制 ICIs通过阻断免疫抑制信号,激活T细胞,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然而,这一过程中也可能引起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s),其中胰腺炎是较为罕见的一种。ICI-AP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ICIs激活的T细胞攻击正常胰腺组织; (2)ICIs引起的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 (3)ICIs对胰腺细胞功能的直接损害。

ICI-AP的临床表现 ICI-AP的临床表现与普通胰腺炎相似,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腹部压痛等。部分患者还可伴有血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值得注意的是,ICI-AP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与肿瘤进展相关的症状相混淆,导致诊断延误。

ICI-AP的诊断 ICI-AP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对于接受ICIs治疗的患者,一旦出现腹痛等胰腺炎相关症状,应立即停用ICIs,并进行血淀粉酶、脂肪酶检测以及腹部CT或MRI检查。同时,还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胰腺炎,如胆石症、酒精性胰腺炎等。

ICI-AP的治疗 ICI-AP的治疗需要综合内科和外科手段。首先应停用ICIs,并给予禁食、补液、止痛等对症支持治疗。对于轻中度ICI-AP,可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泼尼松1-2mg/kg/d,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对于重度ICI-AP或激素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加用免疫抑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若出现坏死性胰腺炎、感染等并发症,必要时需外科干预。

多学科团队的关键作用 ICI-AP的诊治涉及肿瘤科、消化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多个学科,需要多学科团队(MDT)的协作。MDT可为患者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及时识别和处理ICI-AP,减少肿瘤治疗中断的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总之,ICI-AP是胰腺癌免疫治疗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及时识别、多学科综合治疗是改善ICI-AP患者预后的关键。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ICI-AP的发病机制和预测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依据。

褚小磊

新沂市中医医院

下一篇冠心病介入手术:药物治疗的重要补充
上一篇靶向治疗:肺癌治疗的分子革命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