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常见的一种,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左右。该疾病与雌激素水平异常有密切关系,对于其发病机制的理解,有助于早期识别和有效治疗。
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
雌激素是一种性激素,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维持具有重要作用。然而,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特别是未被孕激素平衡的单方面雌激素刺激,可能导致子宫内膜过度增生,进而增加罹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这是因为,长期的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速度加快,DNA复制过程中的错误累积,增加了癌变的可能性。雌激素通过与其受体结合,激活多种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周期进程,增加细胞分裂。若雌激素水平持续升高而无孕激素的拮抗作用,子宫内膜细胞将不断增殖,导致细胞异常增生,最终可能发展为子宫内膜癌。
早期症状识别
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症状包括: 1.
异常阴道出血
:非月经期出血或绝经后出血,是子宫内膜癌最常见且重要的症状。这种出血可能是间歇性的,量多或量少,但任何异常出血都应引起警惕。 2.
分泌物增多
:阴道分泌物增多,可能伴有异味。分泌物可能呈粉红色、棕色或血性,这是由于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引起的。 3.
疼痛
:下腹部或盆腔疼痛,尤其是在性交后或排便时加剧。疼痛可能与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有关。 4.
体重增加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体重无明显原因的增加。这可能与雌激素引起的水钠潴留或肿瘤消耗宿主营养有关。
这些症状的出现提醒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确诊需要通过子宫内膜活检或刮宫术,取得组织标本后进行病理学检查。
预防策略
定期体检
:通过定期的妇科检查,包括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和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建议所有女性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尤其是绝经后女性,更应加强监测。
合理饮食
:低脂高纤维的饮食有助于维持激素水平的平衡。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有助于降低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控制体重
:肥胖是子宫内膜癌的一个风险因素,合理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建议通过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来维持理想的体重。
避免长期使用某些药物
:如长期非对抗性使用雌激素,应咨询医生意见,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对于绝经后女性,如需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定期监测子宫内膜厚度。
加强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以降低肥胖、糖尿病等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因素。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
结语
了解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特别是与雌激素水平异常的关系,对于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早期诊断率至关重要。通过适当的预防措施和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子宫内膜癌虽然是一种恶性肿瘤,但若能早期发现和治疗,其5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因此,广大女性应重视子宫内膜癌的预防和筛查,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争取早诊断、早治疗。同时,医生也应加强对子宫内膜癌的认识,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规范、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降低子宫内膜癌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吴伦涛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