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泡性淋巴瘤(FL)作为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亚型之一,其发病率约占所有NHL的20%到30%。FL的生物学特征、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案均与其他类型的淋巴瘤有所区别,因此,深入了解FL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滤泡性淋巴瘤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其中,B细胞抗原受体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逃逸机制在FL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FL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常见于淋巴结无痛性肿大,也可表现为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和体重减轻。
FL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评估。病理学检查是诊断FL的金标准,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可以识别滤泡中心B细胞的克隆性增生。此外,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如基因重排检测和二代测序,有助于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
治疗方面,FL的治疗策略需根据疾病分期、病理分级、患者年龄和总体健康状况等因素综合制定。早期FL患者可采取观察等待策略,定期随访评估病情变化。对于有症状或进展较快的患者,常采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方案,如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发展为FL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如CD20单克隆抗体、BTK抑制剂和CAR-T细胞疗法等。
总之,滤泡性淋巴瘤作为一种特殊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其治疗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应用于FL的临床治疗,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质量和更长的生存时间。
李红萍
江西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