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恶性肿瘤,其高发病率和早期症状的隐匿性令其成为公共健康领域的一大挑战。据统计,胃癌在全球癌症死亡原因中排名靠前,而其早期诊断率却相对较低。这主要是因为胃癌的早期症状,如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和食欲减退等,往往与普通的胃肠疾病相混淆,导致许多患者在确诊时疾病已经进展到晚期。晚期胃癌的治疗难度大,生存率低,因此,早期诊断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胃癌早期症状的不显著性,使得患者在疾病早期很难察觉。加之胃壁的结构复杂,肿瘤在早期往往难以通过常规体格检查发现。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不高,许多患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为了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的胃镜检查显得尤为重要。胃镜检查是一种内窥镜技术,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形态变化,对于发现早期胃癌、判断肿瘤的侵犯范围和深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通过胃镜下活检,医生可以获得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从而确诊胃癌。此外,胃镜检查还能评估肿瘤的分期,为后续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除了胃镜检查,生物标志物检测也是胃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生物标志物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改变而产生的,可以反映肿瘤生物学特性的物质。通过检测特定的生物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等,可以辅助诊断胃癌,评估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生物标志物检测具有无创、操作简便等优点,可以作为胃镜检查的补充手段,提高胃癌的检出率。
在对高危人群进行胃癌筛查时,除了上述两种方法外,还应考虑患者的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不良饮食习惯等风险因素。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菌,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增加胃癌的风险。因此,对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胃癌筛查。
不良饮食习惯,如高盐、高脂、熏制食品的摄入,也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这些饮食习惯可能导致胃黏膜的长期损伤,增加胃癌的风险。因此,改善饮食习惯,减少这些危险因素的摄入,对于预防胃癌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胃镜检查和生物标志物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对于有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和生物标志物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胃癌,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同时,这也提示我们应重视胃癌的预防和早期筛查,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为胃癌的防治工作贡献力量。通过普及胃癌的相关知识,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我们可以共同推动胃癌早期诊断技术的发展,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希望。为了进一步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们需要加强胃癌早期诊断的研究,开发新的诊断技术和方法,提高公众对胃癌早期症状的认识,以及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和管理。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有望在未来降低胃癌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李汶珊
泸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