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作为全球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持续居高不下。手术切除肿瘤是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不可避免地会对患者的肺功能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术前评估和术后训练在肺癌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手术切除肿瘤组织,虽然能够直接移除肿瘤,但同时也可能导致肺功能的下降。这种影响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手术方式、肺组织切除的范围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手术方式主要分为开胸手术和腔镜手术,不同手术方式对肺功能的影响有所不同。开胸手术创伤较大,术后疼痛和并发症风险较高,对肺功能的影响也相对较大。而腔镜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对肺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肺组织切除范围则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相关,全肺切除术相较于肺叶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对肺功能的影响更大。个体差异则涉及到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肺功能储备等因素,不同患者的肺功能受损程度和恢复能力存在差异。
为了在手术前后最小化肺功能的影响,术前评估和术后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术前评估主要包括肺功能测试、运动耐量测试和影像学检查等,这些测试有助于评估患者的肺功能储备和手术风险,为手术提供科学依据。肺功能测试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一秒量(FEV1)等指标,能够反映患者的肺通气功能。运动耐量测试则通过心肺运动试验(CPET)等方法评估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心肺功能。影像学检查如胸部CT、PET-CT等能够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分期,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术前评估能够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例如对于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选择肺叶切除术而非全肺切除术,以减少对肺功能的影响。此外,术前评估还能够预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如术前给予营养支持、控制合并症等,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术后训练则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肺功能,提高术后生活质量。通过呼吸肌训练和有氧运动,患者可以增强呼吸肌的力量和耐力,改善肺通气功能。呼吸肌训练包括深呼吸、咳嗽、吹气球等方法,能够促进肺膨胀和分泌物排出。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能够提高心肺耐力,改善肺功能。同时,适当的日常生活活动指导也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术后生活,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如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等。
总之,肺癌手术与肺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术前评估和术后训练在肺癌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术前评估和术后训练,我们能够有效地减少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手术、精准放疗等治疗手段的应用,有望进一步提高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我们应重视肺癌的预防和早期筛查,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加强肺癌的综合治疗和管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以期早日战胜这一疾病。
刘炼波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