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导致肝癌的三大主要高危因素。这些疾病对肝脏造成的慢性损伤,长期积累可能导致肝硬化,进而发展为肝癌。因此,对于这些患者而言,合理用药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调整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措施。
病毒性肝炎是由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疾病,其中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与肝癌的关系最为密切。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可导致慢性肝炎,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而言,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是降低肝癌风险的关键。抗病毒药物如核苷(酸)类似物、干扰素等可以有效控制病毒复制,减少病毒对肝脏的损伤。患者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根据病毒类型、病毒载量、肝功能和肝脏病理改变等因素,合理选择抗病毒药物,并严格遵循医嘱进行长期治疗。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酒精是肝脏的直接毒物,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肝脏炎症、脂肪变性、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戒酒是防治酒精性肝病和肝癌的最有效措施。患者应避免一切含酒精的饮料,同时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高脂高糖饮食。戒酒可以显著降低肝病的进展速度,减少肝癌的发生风险。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代谢紊乱相关的肝脏疾病。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紊乱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主要病因。患者应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措施,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改善代谢紊乱。必要时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降脂、降糖等药物,以降低肝癌风险。
对于所有肝病患者而言,定期进行肝脏相关检查至关重要。肝功能、甲胎蛋白(AFP)、肝脏超声等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如右上腹痛、消瘦、黄疸等,应及时就医,尽早明确诊断,把握治疗时机。
综上所述,合理用药、戒酒、控制体重、定期检查等综合预防措施,对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来说,可以有效降低肝癌的风险。患者应重视肝脏健康,积极配合医师治疗,改善生活方式,以期远离肝癌的威胁。预防肝癌需要医患共同努力,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肝癌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监测肝脏健康状况。对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应根据病毒载量、肝功能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病毒治疗方案。酒精性肝病患者应严格戒酒,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高脂高糖食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应控制体重,改善代谢紊乱,必要时使用降脂降糖药物。所有肝病患者都应定期进行肝脏超声检查,监测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一旦出现右上腹痛、消瘦、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把握治疗时机。预防肝癌需要医患共同努力,通过科学规范的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肝癌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只有医患双方密切配合,才能有效预防肝癌,保障患者的肝脏健康。
李倬哲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