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一组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疾病,包括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疾病(PAD)。这两种疾病不仅具有共同的病理基础,而且共享一系列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和肥胖等。这些危险因素不仅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还增加了脑卒中和PAD的发病风险。
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形成斑块,这些斑块可以导致血管狭窄或堵塞。在脑卒中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可能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引发脑血流中断。而在PAD中,同样的斑块形成会导致下肢动脉狭窄,进而引发疼痛和血液循环障碍。
临床研究表明,PAD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这是因为PAD患者体内的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后,可能随着血流进入脑血管,造成脑栓塞。同样,脑卒中患者也具有较高概率合并PAD,这种共病现象使得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进一步升高。
为了评估和管理脑卒中患者合并PAD时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医疗专业人员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斑块稳定性、血管狭窄情况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和必要时的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旨在降低LDL-C水平,稳定斑块,预防血栓形成。常用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LDL-C水平,从而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则通过抑制血液凝固过程,降低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戒烟、控制体重、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对于控制危险因素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戒烟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控制体重和健康饮食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规律运动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降低LDL-C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在某些情况下,如药物和生活方式改变无法有效控制症状或预防心血管事件时,可能需要进行介入治疗,如血管成形术或血管旁路手术,以恢复血流。血管成形术通过将一个气囊导管插入狭窄的动脉,然后充气以扩张狭窄部位,从而恢复血流。血管旁路手术则是通过将一段静脉或人工血管绕过狭窄或闭塞的动脉,从而绕过狭窄部位,恢复血流。
总结来说,脑卒中患者合并PAD时,心血管事件风险显著增加。因此,对于这类患者,需要一个综合的、个体化的治疗计划,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这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和必要时的介入治疗。通过多方面的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降低脑卒中和PAD的发病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
周京江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东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