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危险因素与健康管理

2025-07-20 02:03:07       3504次阅读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简称ASCVD)在心血管疾病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是导致全球范围内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心血管疾病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数约为1800万,其中ASCVD占比较高,超过80%。ASCVD的发展过程通常是无声无息的,但其潜在危害巨大,可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事件,因此了解其发病机制、识别危险因素及实施有效的防治策略至关重要。

发病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是ASCVD的核心病理变化,指的是动脉壁内脂质、炎症细胞等成分的沉积,形成斑块,导致血管壁硬化、狭窄,最终可能引发血管闭塞或破裂。这一过程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脂质代谢异常、炎症反应以及血栓形成等。

危险因素

ASCVD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可控和不可控两大类。不可控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和遗传因素。可控因素则包括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肥胖、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等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

:长期吸烟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高血压

:持续的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壁,促进斑块形成。

糖尿病

:高血糖状态会加速血管损伤,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胆固醇

: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过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促进斑块的形成和发展。

肥胖

:体重超标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尤其是中心性肥胖。

缺乏运动

:缺乏规律的体育活动会降低心血管系统的适应性,增加ASCVD的风险。

不良饮食习惯

:高盐、高脂肪饮食会增加血压和胆固醇水平,促进ASCVD的发展。

健康管理

对于ASCVD的健康管理,关键在于预防和控制危险因素。具体措施包括:

生活方式的调整

:戒烟、控制体重、增加体育活动、改善饮食习惯。

血压和血糖管理

: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必要时使用药物控制。

血脂管理

:通过饮食控制和药物调节,降低胆固醇水平。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干预早期病变。

总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管理是一个长期且综合的过程,需要从生活方式的改变、危险因素的控制以及定期的医学检查等多个方面入手,以降低ASCVD的发生风险,保护心血管健康。

张洁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下一篇鼻咽癌患者护理的重要性:生活质量的改善
上一篇合理用药对口腔癌治疗效果的促进作用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