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采取有效的二级预防策略对于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得尤为重要。二级预防策略的核心在于对胃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早期诊断,以实现胃癌的早发现和早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高危人群的识别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胃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胃癌家族史的人、长期保持不良饮食习惯者、长期吸烟和饮酒者以及年龄超过40岁的人群。精确识别这些高危人群,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胃癌筛查工作,提高筛查效率和效果。对这些人群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和生活方式干预,有助于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
胃镜检查的重要性
胃镜检查是发现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对于被确定为高危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胃黏膜的异常变化。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胃黏膜的情况,对于疑似病变还可以进行活检,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定期的胃镜检查可以显著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早期治疗提供可能。此外,胃镜检查还可以发现一些癌前病变,如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等,对于这些病变的早期干预和治疗,可以进一步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作用
肿瘤标志物是一类可以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生物标志物。对于胃癌高危人群,定期检测血清胃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CA72-4等是必要的。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可能提示胃癌风险,有助于早期发现胃癌,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然而,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并不是绝对的胃癌诊断标准,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健康教育的意义
健康教育对于提高公众对胃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至关重要,它能够增强高危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胃癌的高危因素、早期症状、筛查方法等,使得高危人群能够主动参与胃癌筛查,提高筛查的依从性。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公众对胃癌的预防意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
鼓励高危人群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增加运动等,以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对于已经确诊的胃癌患者,积极治疗和康复也是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改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轻精神压力,也有助于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
综合干预的必要性
胃癌的二级预防策略需要多方面的综合干预。通过识别高危人群、定期筛查、健康教育等方式,实现胃癌的早发现、早治疗。这不仅能够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综合干预策略可以提高胃癌防控的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此外,对于已经确诊的胃癌患者,积极开展个体化治疗和多学科综合治疗,也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的重要措施。
结语
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是实现胃癌防控工作取得更好成效的关键。通过科学的预防策略和积极的医疗行动,我们有理由相信,胃癌的防控工作将取得显著进展,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更好的生活质量。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为胃癌的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李跃华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