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肠癌的治疗手段日益丰富,其中介入治疗因其微创性和针对性强而备受关注。本文将探讨介入治疗在肠癌治疗中的应用,并重点讨论患者筛选的指南,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介入治疗技术主要包括动脉化疗栓塞(TACE)、射频消融(RFA)、微波消融(MWA)和冷冻治疗(Cryotherapy)等。动脉化疗栓塞通过阻断肿瘤的供血动脉,减少肿瘤的血供,同时局部高浓度化疗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提高疗效并减少全身副作用。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和冷冻治疗则通过物理方法直接消灭肿瘤细胞,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在严格筛选适合介入治疗的肠癌患者时,首要考虑的是肿瘤的分期与位置。对于局部进展期肠癌,介入治疗可作为手术切除前的辅助治疗,有助于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对于晚期肠癌,尤其是那些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患者,介入治疗可作为姑息治疗手段,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对于局部进展期肠癌,介入治疗联合手术切除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除肿瘤分期与位置外,患者的一般状况也是决定是否适合介入治疗的重要因素。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体力状况等均需综合评估。一般来说,年龄较大、基础疾病较多、体力状况较差的患者,可能难以耐受介入治疗。此外,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如肿瘤的侵袭性、转移潜能等,也是筛选患者时需考虑的因素。侵袭性强、转移潜能大的肿瘤,介入治疗效果可能较差。
患者的意愿与经济状况同样不可忽视,因为介入治疗的费用相对较高,且可能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患者需要充分了解介入治疗的利弊,权衡利弊后做出选择。此外,患者的经济状况也需要考虑,以免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
多学科团队(MDT)评估是肠癌患者治疗决策的重要环节。通过肿瘤科、介入科、影像科等多个学科专家的共同讨论,可以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MDT评估有助于避免过度治疗和治疗不足,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
综上所述,介入治疗在肠癌治疗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在患者筛选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严格的患者筛选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预后。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相信介入治疗将在肠癌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肠癌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介入治疗并非肠癌治疗的唯一手段,而是与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相互配合、相辅相成。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肠癌的治疗也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加强心理疏导,改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肠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改善肠癌患者的预后。
林显文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