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作为消化道系统恶性肿瘤中预后较差的一种,其确诊往往依赖于活检以获取病理组织学证据。然而,活检过程并非没有风险,本文将详细探讨胰腺癌活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如何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
胰腺癌活检的主要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胰腺炎和肿瘤种植转移。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在经皮穿刺活检中,由于胰腺血流丰富,穿刺过程中可能损伤血管而导致出血。出血可能表现为轻度的局部血肿或严重的腹腔内出血,需要紧急处理。感染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在胰腺炎存在的情况下,感染风险更高。胰腺炎是胰腺活检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胰腺实质受到刺激或损伤而引起。此外,肿瘤种植转移是指肿瘤细胞在活检过程中被种植到周围组织,从而形成新的肿瘤灶,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
预防和管理这些并发症的关键在于严格的适应症控制和术前评估。医生在进行胰腺癌活检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感染风险和胰腺炎的病史。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术前可给予抗凝药物的相应处理,如使用低分子量肝素或维生素K拮抗剂等。对于感染风险较高的患者,术前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如使用广谱抗生素或针对特定细菌的抗生素。对于胰腺炎病史的患者,应谨慎评估活检的必要性和风险,必要时可考虑其他诊断方法。
在活检技术方面,可以考虑采用更微创的方法,如内镜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活检(EUS-FNA),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对胰腺实质的损伤,从而降低胰腺炎的风险。EUS-FNA通过内镜将超声探头送至胰腺附近,利用超声图像引导细针穿刺,提高了活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同时,活检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感染的机会,如使用无菌手套、器械和敷料,以及在操作前后进行手卫生。
术后管理同样重要。对于出血患者,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血色素水平,必要时给予输血和止血治疗。输血可以迅速补充血容量和血红蛋白,改善患者的贫血状况。止血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如使用止血药物(如氨基己酸、氨甲环酸等)和血管栓塞术。对于感染患者,应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并根据培养结果调整抗生素种类。感染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原菌种类、药物敏感性和患者的全身状况。对于胰腺炎患者,应给予充分的液体补充和胰腺酶抑制剂治疗,必要时进行内镜下引流或手术干预。液体补充可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胰腺酶抑制剂可以减少胰液分泌,缓解胰腺炎症状。
总的来说,胰腺癌活检的并发症虽然存在,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护理,可以显著降低这些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医生和患者都应充分认识到活检的必要性和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以确保活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和综合治疗策略。通过不断优化活检技术和术后管理,我们可以为胰腺癌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张航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