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俗称肠癌)是全球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癌症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对于肠癌患者来说,营养不良是常见问题,这不仅影响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预后不良。因此,对肠癌患者进行营养干预,尤其是饮食调整,显得尤为重要。
肠癌患者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营养不良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伤口愈合缓慢、治疗耐受性降低等问题,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及时识别营养不良风险并进行干预至关重要。
首先,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是营养干预的第一步。目前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和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G-SGA)。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医护人员识别出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并及时进行干预。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体重变化、食欲、进食量、体重指数(BMI)等,以及生化指标如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通过综合评估,可以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做出准确判断。
饮食调整对于肠癌患者至关重要。建议肠癌患者采取高蛋白饮食,以补充因疾病消耗的蛋白质,增强机体修复能力。高蛋白食物包括鱼、肉、蛋、奶制品等,这些食物富含优质蛋白,易于消化吸收。同时,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可以帮助改善肠道功能,减少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体积,有助于缓解便秘。
适量摄入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D和钙等,对维持免疫系统正常运作和骨骼健康至关重要。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增强免疫力;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维持骨骼健康;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对维持神经和肌肉功能也很重要。肠癌患者可以通过食物或补充剂摄入这些营养素。
此外,肠癌患者应采取少食多餐的饮食模式,这有助于减轻胃肠道负担,提高营养吸收效率。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同时增加进食次数,可以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同时,应避免高脂、油炸和辛辣食物,这些食物可能刺激肠道,加剧症状。高脂食物难以消化,可能加重肠道负担;油炸食物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对健康不利;辛辣食物可能刺激肠道,引起不适。
肠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影响正常进食。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避免空腹进食,可在进食前先喝一些流质食物,如肉汤等。 2. 尝试不同的食物和口味,以刺激食欲。 3. 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4. 进食时保持轻松愉快的氛围,避免紧张焦虑情绪影响食欲。 5. 如有必要,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吐药物。
总之,肠癌患者的营养干预是一个多方面的综合管理过程。通过科学的饮食调整,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和营养师应密切合作,为肠癌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干预计划,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营养干预应贯穿肠癌治疗的全过程,包括手术前后、放疗和化疗期间等。同时,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肠癌患者的营养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肿瘤科、营养科、消化科等。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调整和营养干预,可以改善肠癌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最终实现最佳的预后。
郑志海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白象新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