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药物管理要点

2025-07-21 15:20:50       3605次阅读

头颈部肿瘤是指发生在口腔、鼻腔、咽喉、耳部等头颈部位的恶性肿瘤,由于其解剖位置复杂,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因此药物管理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综述头颈部肿瘤手术前后的药物管理策略,包括术前准备、术后恢复和放化疗期间的药物支持、康复期管理等方面,强调合理用药和医嘱遵循对提升治疗效果和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性。

一、术前药物准备 术前药物准备的目的是减少术中出血、控制感染、缓解疼痛等。常用的药物包括: 1. 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一般术前30分钟静脉滴注,选择广谱抗生素,如头孢类或氟喹诺酮类。 2. 抗凝药:预防术中血栓形成,如低分子肝素,术前1-2天开始使用,剂量个体化,监测出凝血功能。 3. 镇痛药:缓解术前焦虑、紧张引起的疼痛,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阿片类药物,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 4. 利尿药:减轻术后水肿,如呋塞米,术前1-2天开始使用,注意电解质平衡和肾功能。 5. 抗组胺药:预防过敏反应,如苯海拉明,术前30分钟静脉滴注。

二、术后药物管理 术后药物管理的目的是预防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缓解疼痛等。常用的药物包括: 1. 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术后感染,一般术后7-10天静脉滴注或口服,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2. 镇痛药:缓解术后疼痛,如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防治便秘、恶心等副作用。 3. 利尿药:减轻术后水肿,如呋塞米,术后1-2天开始使用,注意电解质平衡和肾功能。 4. 抗酸药:预防应激性溃疡,如质子泵抑制剂(PPI),术后1-2天开始使用,注意长期使用的副作用。 5. 营养支持药:改善营养状况,如氨基酸、脂肪乳等,术后早期开始使用,注意肝功能和电解质平衡。

三、放化疗期间药物支持 放化疗期间药物支持的目的是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常用的药物包括: 1. 抗肿瘤药:如顺铂、氟尿嘧啶等,根据化疗方案选择,注意剂量调整和药物相互作用。 2. 止吐药:预防和控制放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如5-HT3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 3. 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放化疗引起的口腔、肺部感染,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4. 生血药:预防和治疗放化疗引起的贫血、白细胞减少,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注意剂量调整和药物相互作用。 5. 免疫调节药:提高机体免疫力,如白细胞介素-2(IL-2),注意剂量调整和药物相互作用。

四、康复期药物管理 康复期药物管理的目的是预防肿瘤复发、缓解癌痛、提高生活质量。常用的药物包括: 1. 抗肿瘤药:根据病情和耐受性,可考虑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注意剂量调整和药物相互作用。 2. 镇痛药:缓解癌痛,如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防治便秘、恶心等副作用。 3. 抗抑郁药:缓解肿瘤引起的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如SSRIs、TCAs等,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防治副作用。 4. 营养支持药: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如氨基酸、脂肪乳等,注意肝功能和电解质平衡。 5. 中药:根据辨证论治,可选用扶正固本、清热解毒的中药,如黄芪、党参、白花蛇舌草等,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防治副作用。

总之,头颈部肿瘤患者手术前后的药物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遵循个体化、合理化、规范化的原则。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疗效和毒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患者及家属也应充分了解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禁忌等,严格遵医嘱用药,以保障用药安全。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战胜头颈部肿瘤这一顽疾,为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李跃华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下一篇K117位点KRAS突变与PLK1抑制剂的肿瘤治疗协同效应
上一篇卵巢癌的遗传易感性: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与风险关联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