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过程中,手术切除一直是患者获得治愈机会的主要手段。然而,手术并非简单的切除肿瘤,而是涉及到一系列细致入微的术前准备和术后管理。本文将重点探讨全面体检和合理用药在肝癌手术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如何共同保障患者的安全。
首先,全面体检是肝癌手术前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心肺功能评估
:心肺功能是手术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以确保患者能够安全承受手术带来的生理压力。心肺功能不佳的患者,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心衰、心律失常、低氧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的评估对于肝癌患者尤为重要。通过血液生化检查和肝脏彩超等手段,可以了解肝脏的储备功能和肿瘤的具体情况,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术后可能发生肝衰竭,预后极差。
肿瘤分期
:通过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明确肿瘤的大小、位置及是否有转移,这对于手术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肿瘤分期越晚,手术难度越大,术后复发转移风险越高。
营养状况评估
:良好的营养状况是手术成功和术后恢复的基础。通过血液检查和人体成分分析等方法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营养不良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缓慢,感染风险增加。
其次,合理用药原则在肝癌手术中同样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术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
控制基础疾病
:对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术前应严格控制血压、血糖,以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此外,对于有心脑血管病史的患者,术前还需使用抗血小板、抗凝等药物,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
:根据手术部位和患者个体情况,合理使用预防性抗生素,以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抗生素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手术部位的常见致病菌、患者的过敏史等因素。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时机也很重要,一般推荐在麻醉诱导前0.5-1小时内使用。
术前停药与药物调整
:对于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等可能影响手术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术前停药或药物调整,以避免术中出血等风险。此外,对于服用免疫抑制剂等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的患者,术前还需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必要时可使用人血白蛋白等药物提高机体抵抗力。
术后疼痛管理
:合理使用镇痛药物,以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恢复。术后疼痛管理应遵循多模式镇痛的原则,联合使用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局部麻醉药等,以达到最佳镇痛效果。同时还需注意药物剂量的个体化调整,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术后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如术后出血,可根据出血量和速度,给予止血药物、输血等治疗;如术后感染,可根据病原学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如术后肝功能不全,可给予保肝药物、人工肝支持等治疗。
综上所述,全面体检和合理用药是肝癌手术成功的关键步骤,它们共同构成了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防线。通过细致的术前准备和严格的用药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愈希望。同时,患者及家属也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只有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终战胜肝癌这一顽疾,为患者赢得宝贵的生命。
刘丹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