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全球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手段的不断演进旨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愈率。乳腺癌改良根治术(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BCS)是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该手术通过切除肿瘤及其周围部分正常组织,同时尽量保留乳腺的外观和功能,以达到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康复。本文将深入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并分析其在预防感染方面的作用。
术前预防感染的重要性:
术前使用抗生素是降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 SSI)风险的有效措施。由于乳腺癌手术涉及多个组织层次,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和乳腺组织等,术前抗生素的使用能够减少术中细菌污染,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多项研究表明,术前抗生素的使用可以显著降低SSI的发生率,尤其是在乳腺外科手术中。
术中控制感染的策略:
术中严格控制无菌操作,配合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可以有效控制手术过程中可能引入的感染源。术中抗生素的使用能够针对可能的细菌污染,提供即时的抗菌保护。此外,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和团队协作也是控制感染的关键因素。
术后感染预防的作用:
术后抗生素的使用目的在于进一步降低SSI的风险。由于术后患者身体抵抗力下降,抗生素的使用有助于维持局部组织的抗菌能力,减少感染发生。同时,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切口愈合情况等,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合理用药不仅包括抗生素的使用,还包括化疗、止血药物等药物的合理应用。化疗可以辅助手术治疗,消灭可能残留的癌细胞,提高治愈率。止血药物的使用则可以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术后辅助治疗则旨在巩固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抗生素使用的规范:
合理使用抗生素需要遵循规范,包括选择合适的抗生素种类、剂量和给药时间。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性的增加,而使用不足则可能导致感染控制不力。因此,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抗生素使用方案。此外,术后抗生素的持续使用应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和切口愈合情况来决定,避免不必要的长期使用。
抗生素使用的个体化:
个体化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抗生素的使用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对于有糖尿病、肥胖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更积极的抗生素预防措施。而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则需要选择适合的抗生素种类,避免过敏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对于预防感染、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医生应根据手术特点、患者状况及药物特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抗生素使用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教育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需要告知患者术后的自我护理和随访的重要性,以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刘欢
徐州市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