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胃癌的治疗策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免疫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逐渐崭露头角。特别在错配修复缺陷(dMMR)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的胃癌患者中,免疫疗法展现出显著的生存获益,为这部分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MSI-H)是指肿瘤细胞中微卫星位点的突变频率异常高。研究表明,MSI-H胃癌患者约占所有胃癌患者的15-20%。与非MSI-H患者相比,MSI-H胃癌患者对传统的化疗和靶向治疗反应较差,预后相对较差。然而,免疫疗法的出现为MSI-H胃癌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免疫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PD-1/PD-L1抑制剂通过阻断PD-1与其配体PD-L1之间的相互作用,解除肿瘤细胞对T细胞的免疫逃逸,从而激活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多项临床研究证实,PD-1/PD-L1抑制剂在MSI-H胃癌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和生存获益。例如,在CheckMate-032研究中,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单药治疗MSI-H胃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达5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7.6个月。另一项研究中,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治疗MSI-H胃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可达57.1%,中位总生存期(OS)达21.1个月。
除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免疫疗法也在MSI-H胃癌的治疗中显示出巨大潜力。例如,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T细胞,使其表达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的CAR分子,从而精准杀伤肿瘤细胞。在MSI-H胃癌患者中,CAR-T疗法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
尽管免疫疗法在MSI-H胃癌的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仍面临许多挑战。首先,免疫微环境的异质性使得不同患者对免疫疗法的反应差异较大,需要进一步探索免疫微环境与疗效的相关性。其次,免疫疗法的不良反应管理也是临床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免疫相关性肺炎、肠炎等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需要个体化管理。
未来,MSI-H胃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免疫微环境和肿瘤分子特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细胞免疫疗法的联合应用,以及针对免疫微环境中关键免疫抑制分子的新型免疫疗法,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为MSI-H胃癌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获益。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疗法有望成为MSI-H胃癌治疗的主力军,为这部分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解园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