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本文将深入探讨肝癌的三级预防策略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以期提升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一级预防:控制病因
一级预防的核心在于通过预防措施控制肝癌的发病原因。肝癌的主要病因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全球约有一半的肝癌患者与慢性HBV感染有关。因此,接种乙肝疫苗是一级预防的重要措施。对于HCV感染,应加强血液安全管理,减少医源性传播。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也是肝癌的重要病因,通过减少酒精摄入和改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肝癌的发病率。
二级预防:早期发现与治疗
二级预防强调肝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早期肝癌往往缺乏特异性症状,因此定期筛查至关重要。肝脏超声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等筛查手段可以及时发现肝癌。对于AFP水平升高的患者,应进一步进行肝脏影像学检查。对于早期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消融治疗、肝移植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手术切除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适用于肝功能良好、肿瘤直径≤5cm的单发肝癌或≤3cm的多发肝癌。消融治疗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适用于直径≤3cm的肝癌。肝移植是肝癌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适用于肝功能Child-Pugh A级、无大血管侵犯和肝外转移的小肝癌患者。
三级预防:康复治疗与合理用药
三级预防是指对已确诊肝癌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和合理用药指导。康复治疗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肝癌患者在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肝功能不全、腹水、黄疸等并发症,需要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合理用药则要求患者严格遵循医嘱,合理使用药物,并密切监测药物的副作用。肝癌常用的药物治疗包括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等。分子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仑伐替尼等,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机制,延长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免疫治疗药物如PD-1/PD-L1抑制剂,通过激活机体免疫反应,抑制肿瘤生长。合理用药对于肝癌患者至关重要。首先,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其次,患者应定期进行药物副作用监测,如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此外,避免滥用药物,尤其是一些未经科学验证的偏方或保健品,以免加重肝脏负担或引发其他并发症。
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合理用药对于肝癌患者至关重要。首先,严格遵循医嘱可以确保药物剂量和疗程的合理性,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可能导致药物疗效降低、耐药性产生、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其次,定期进行药物副作用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药物的毒性反应往往首先累及肝脏。监测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可以及时发现药物性肝损伤、肾损伤等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避免滥用药物可以减少肝脏负担,避免药物性肝损伤等并发症。一些未经科学验证的偏方或保健品可能含有肝毒性成分,加重肝脏负担,甚至引发药物性肝损伤。
综上所述,通过控制病因、早期发现和治疗以及康复治疗和合理用药,可以有效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医学界和患者自身都应重视合理用药,以实现肝癌的全面管理。全社会也应共同努力,加强肝癌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肝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共同为肝癌的防治贡献力量。
梁天嵩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