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管理在晚期骨肉瘤患者中的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2025-08-08 00:54:48       3250次阅读

骨肉瘤是一种起源于骨骼的恶性肿瘤,随着病情进展至晚期,患者会遭受剧烈的疼痛和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疼痛管理是晚期骨肉瘤患者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减轻疼痛、改善功能状态和提高生活质量。

疼痛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准确评估疼痛的性质、强度和频率。晚期骨肉瘤患者的疼痛多由肿瘤侵犯周围组织、神经和骨骼引起,疼痛评估应结合患者的主观描述和医生的客观检查。常用疼痛评估工具包括视觉模拟评分(VAS)、数字评分量表(NRS)等。

疼痛管理需遵循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三阶梯镇痛原则,即从非阿片类药物开始,逐渐升级至弱阿片类药物,最后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阿片类药物和辅助镇痛药。用药需个体化,根据疼痛程度和药物耐受性调整剂量和给药途径。

除药物治疗外,疼痛管理还包括多种非药物干预措施:

物理治疗:如冷热敷、电刺激、超声波等,可缓解局部疼痛和肿胀。物理治疗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有效缓解疼痛。冷敷可以减少局部血流,降低炎症反应;热敷则有助于肌肉松弛,缓解肌肉紧张引起的疼痛。电刺激和超声波等物理治疗手段可通过刺激神经末梢,阻断痛觉传导,达到镇痛效果。

神经阻滞:通过局部麻醉阻断痛觉神经传导,适用于难以药物控制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阻滞可阻断痛觉信号的传递,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常用的神经阻滞方法包括硬膜外阻滞和周围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是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阻断脊髓神经根的传导;周围神经阻滞则是直接将局麻药注入神经周围,阻断痛觉信号的传导。

放射治疗:对部分骨转移病灶进行局部放疗,可减轻骨痛和控制肿瘤进展。放射治疗通过高能射线破坏肿瘤细胞的DNA,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控制肿瘤进展、减轻疼痛的目的。对于骨转移病灶,局部放疗可有效缓解骨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理干预:疼痛与情绪密切相关,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可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改善疼痛感受。心理干预通过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降低疼痛的感知。心理咨询可帮助患者调整对疼痛的认知和情绪反应,减轻疼痛的负面影响;放松训练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可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和焦虑,降低疼痛的感知。

疼痛管理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过程,需要肿瘤科医生、疼痛科医生、护理人员、心理医生等共同参与。定期随访评估疗效、调整治疗方案是提高疼痛管理效果的关键。疼痛管理团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疼痛管理方案,并定期评估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疼痛管理团队还需关注患者的活动能力、营养状况和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干预。

综上所述,疼痛管理的目标是使患者实现无痛睡眠、无痛休息和无痛日常活动,享受相对舒适的生活,有尊严地度过生命最后阶段。通过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神经阻滞、放射治疗和心理干预等手段,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的疼痛管理方案,可有效提高晚期骨肉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朱忻

苏州市立医院(东区)

下一篇肾癌治疗中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性与长期随访
上一篇免疫治疗在肺癌治疗中的关键作用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